本报讯 (通讯员 龙海萍) 连日来,天柱县坪地镇陆续迎来丰收季、种植季,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坪地镇千亩吊瓜种植基地,接连成片的瓜藤铺满丝网,圆滚滚的吊瓜悬挂在藤蔓下,给吊瓜基地添上了一抹金灿灿的颜色,村民们忙着摘瓜、装筐、搬运,整个吊瓜基地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吊瓜和我们之前种植的农作物不一样,采摘之后还需剥皮、清洗、晾晒,留下来的吊瓜籽才是精华,繁琐的工序需要大量工人,这给附近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吊瓜种植大户杨胜财说。
目前,该镇种植吊瓜1000余亩,预计收入500万元,带动了全镇90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务工增收5000余元。
在位于坪地镇西部的阳寨村,35亩的罗汉果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村民们正抢抓时节,忙着采摘成熟的罗汉果。罗汉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育苗、栽种、管护、人工授粉、采摘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我长期在基地里干活,从育苗开始到成熟采摘,目前已经做了三四个月,收入大约有1.5万元。”阳寨村村民杨丽说。
走进坪地镇八阳村千亩茶叶种植基地,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抢抓有利时机,扛起锄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挖沟、打窝、分苗、栽苗,大家分工合作,秩序井然。
“近几年,我们村发展很多产业,吊瓜、烤烟、辣椒、茶叶等等,我每天都去干活,每天100块钱,现在我差不多有2万多块钱啦!”八阳村村民龙向正激动地说。
近年来,坪地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统揽,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制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强了农户自身“造血能力”和农村发展活力,确保该镇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