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01日

幸福温度向“美”而升

—— 凯里市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通讯员 杨娟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近年来,凯里市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人文、凸显生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认真做好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管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老师专宿舍、公路局宿舍小区和供电局小区等变得“好看”又“好住”。墙面粉刷、屋面防水、屋面垃圾清理、破损围墙重建、消防应急指示灯安装……通过改造,这些老旧小区的“颜值”再度提升。

随着老旧小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看到一条条老巷、一座座老楼正在旧貌换新颜。

凯里市以“小单元”撬动“大治理”、推进“大服务”,有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破解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壁垒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据悉,2023年凯里市需完成棚改项目15个9413户,目前还剩余6个项目2613户任务,预计年底前完成。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小区74个7002户,已全部入场施工建设。已开工改造背街小巷24条,开工率100%,完成改造16条,完工率66.66%。拟建设改造燃气管网15公里,已完成燃气管道建设改造14.577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97%。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暖民心行动件件惠民……凯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期盼需求,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在城西街道未来城社区养老服务站,书画室、舞蹈室、曲艺排练室等功能室里总能看到神采奕奕的老人们。社区食堂饭菜飘香,居民们有序排队,一边打饭一边与老邻居拉家常。这种“不离家庭、不出社区”便可享受优质社区养老服务的方式,广受好评。

在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区,移民安置点9栋住宅楼沿山而建,坡度大,道路长,群众出行颇费脚力。在初冬的暖阳里,11月初增设的免费便民服务车穿梭于楼栋间,解决了3090户业主最后800米的出行问题。接下来,便捷的免费便民服务车还将陆续在兴安社区、白午生态移民城等其他安置点内投放,进一步方便社区群众出行。

数载耕耘展壮志,浓墨重彩绘新景。凯里市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优化社会治理,释放生态红利、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利用小微绿地、城市拆迁地等见缝插绿,建成13个小微公园和8个湿地公园,建成城市绿道107.86公里。建成环金泉湖健康步道、小高山健身步道等项目,推进黔东南州滨江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现有体育场馆6个,各类体育场地1067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在城市功能提升方面,优化了城市出行环境,推行老旧车道“白改黑”、车行道拓宽渠化、公交专用通道等举措。建成州医院门口下穿通道,完成迎宾大道体育馆路口、大阁山隧道出口清江路段等道路渠化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万博广场、振华社区服务中心等停车场建设,累计新增车位522个。着力改善教育质量,重点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攻坚行动,今年新增学位4740个(学前教育新增990个学位,小学新增1350个学位。初中新增2400个学位),学前教育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8.77%、普惠率97.86%。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年(全省8.75年)。建成县域次医疗中心已投入使用,建成7家优质中医馆。凯里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为11.2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4.14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6.5岁,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镇、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至96%。加大对主要街道油烟整治监控力度。开展违法建设查处79起,拆除违法建设52起。开展户外广告清理拆除,严格做好噪声污染严格管控,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凯里,一座宜居宜业、富有特色的幸福之城正在加速崛起,焕发出勃勃生机。

--> 2023-12-01 —— 凯里市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 1 黔东南日报 c233999.html 1 幸福温度向“美”而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