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海
立冬时节,在位于黄平县槐花工业园区的白酒产业园内,各酒企项目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工地上,机械轰鸣,一辆辆运输车来回穿梭;厂房内,制酒工人们正忙着下沙、酿酒……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香。
2022年4月前,这里却是一片荒地。如今,白酒产业已经成为黄平当地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工业兴则全县兴,工业强则全县强。如何破解工业发展瓶颈?2022年初,黄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全县各地实地踏勘调研、走访企业、走访群众,寻找工业强县之路。经反复调查研究论证得出:黄平的土壤、气候、水质、海拔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酱香白酒产业。
白酒产业破土而出
思路决定出路,县主要领导主动向上对接,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获得省、州部门的支持,将黄平纳入酱香白酒发展与保护的特色产区,解决了黄平白酒产业发展的上位规划难题,为发展用地和环评申报扫清了障碍。
2022年6月,县委、县政府联合行文成立了黄平县白酒产业专班,明确县主要领导担任白酒产业专班领导小组组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应科局及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白酒产业领导小组,从县级层面打开了白酒产业组织领导、规划招商、项目建设的新局面。
2022年11月21日,黄平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把白酒、肉牛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工业强县、乡村振兴的优先突破口,大力培育白酒产业从原料种植到生产、存储、包装、销售全产业链,集中精力,精准发力,确保在“十四五”期间撕开口子、打开局面、取得实效。
为快速推进白酒产业发展,近两年来,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北京、广西、广东、重庆、四川、仁怀等地招商,多次到其他酿酒产区考察学习厂房建设、包装等方面的经验。多次邀请省内外酿酒大师和营销团队到黄平为白酒产业发展“巡诊把脉”。凡涉及白酒产业发展的文件,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审阅签批,签批意见详细具体。
“黄平速度”再一次上演
2016年,该县在筹备黔东南州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创造了 “黄平速度、黄平精神、黄平形象”。仅用6年,“黄平速度”再一次上演。
2022年,黄平县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支持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贵州省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等政策机遇,有过一段辉煌白酒产业发展史的实际,集中力量、资源,大力发展白酒产业,着力打造黄平酱香白酒品牌,力争把黄平打造成贵州省酱香型白酒生产示范基地。依托不可复制的黄平县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黄平酱香白酒产业园,为黄平县酱香白酒产业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打开了新局面。
据了解,黄平县白酒产业园是该县重点打造的集酱香型白酒产品生产、贸易、物流、展示、文创、科研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园。自2022年3月份签约落地后,仅仅8个月,成功引进了3家酒企落户并建成投产,刷新了“黄平速度”。
“从业10多年来,第一次见证了这种‘速度’。”置身酒香弥漫的生产车间,贵州九茅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辽很感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以往两三年的发展进度。
据了解,黄平县酱香白酒产业园规划面积2600余亩,目前成功引进贵州黄窖酒业有限公司、贵州九茅酒业有限公司和贵州贵骄台酒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关联企业2家(黔东南湘能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正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签约待落地白酒项目2个(北京清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白酒生产建设项目、安徽吉电有限公司白酒生产项目),已签约待落地白酒关联项目1个(北京清云能源集团黄平县槐花工业园区生物质集中供热项目)。自启动白酒园区建设以来,完成投资近2亿元。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投用,一个个酒企的下沙投产,再一次刷新了“黄平速度”,体现了“黄平精神”,展示了“黄平形象”。
下一步,黄平县将大力发展酱香型白酒产业,重塑“黄酒、黄窖、黄平大曲”白酒品牌;大力发展酿酒优质高粱种植基地和黄平生态环境保护,为白酒产业提供原材料支撑保障;大力发展以白酒包装为主导的白酒配套产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其它酒企项目建设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力争将黄平白酒产业园打造成为黄平后发赶超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打造成为黔东南一颗璀璨的明珠。充分发挥“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全力以赴把总量做大、把经济做强、把财源做活,全力推动工业强县,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