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功轩
进入新时代,黔东南州以文明实践为抓手,紧盯“文体活动、文化特色、文明乡风、文娱活动、文创产品”,鼓励支持开展以农村体育赛事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胆探索文明实践活动新路径,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着力以文兴村、以文富民、以文化人,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业态,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切实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特别是“村BA”“村超”以接地气的民间体育赛事等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凝聚力、弘扬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发展,昭示了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蕴藏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乡村振兴有着更为多样化、多元化的可能性。其火爆的背后,反映出新时代农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追求,它不仅带来了人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我们思考和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参考借鉴和有益启示。
启示一:坚持群众性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根本之策。“村BA”“村超”主体都是当地群众,赛事发起、赛程安排、晋级规则、节目表演等均系自发组织、自行决定、自主实施,球员、裁判员、解说员、啦啦队员绝大部分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当地群众,既非专业人士,也非职业出身,皆因共同爱好聚到一起。地方政府不站前台在幕后,从管理转向服务,人民主创、群众主体、全民参与成为新气象。坚持群众的事由群众商量着办,让人人成为主角,个个都能发光。有头顶烈日坚守岗位维护秩序的公安交警,有大街小巷、场内场外热情服务的志愿者,有凌晨三四点还在打扫球场的环卫工人,还有当地老百姓自发制作美食、排练节目、腾出空房热情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群众有意、群众愿意、群众乐意,赛事追求的不是专业性,而是纯粹的热爱,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快乐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凸显了群众的主体地位,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因此,只有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才能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内生动力,才能凝聚起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让更多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
启示二:守住乡土性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关键之举。不论“村BA”还是“村超”,“村”字是题头所在,更植根于土壤,必须坚持“姓村”。台盘村在球场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听取村民意见建议,让球场守住了乡土气。“村BA”火爆后,仍然坚持公益性、公众性、公开性,不收门票、不打广告、不封闭球场、不设嘉宾席,保持了比赛的纯粹和民风的淳朴。除赛事本身的激烈对抗、浓厚的乡土气息外,多姿多彩的乡村民族文化、热情好客的当地干部群众也是“村BA”“村超”吸引人的关键因素。赛事队员和广大观众可以在“村BA”“村超”平台享受传统竞技体育所带来的“烟火气”“人情味”,让众多粉丝心向往之、慕名而来。相对于竞技体育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由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赛事回归了体育本身,带来了纯粹的快乐,成为广大群众表达生活态度、释放激情活力、展示地方风采的有效载体。保持赛事原生态,防止资本无序介入和过度商业化,留住最纯粹的乡土味道,方能成为群众热捧的乡村文化新追求,才能让独具地方韵味的特色资源、个性活动成为文明实践新支点。
启示三:体现时代性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村BA”“村超”爆红,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时代必然性。它们承载着时代的缩影,承载着贵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创新、再进步、再胜利的满腔情怀和殷切希望,承载着独属这个时代的超然韵味。贵州人民从努力拼搏的赛事精神向外界展现出奋斗精神,从刺激感官的民族歌舞展现出文化精神,从地道的比赛奖品展现出和谐精神,从线上线下成千上万的观众展现出团结精神。更是从默默无闻的平凡乡村到享誉全国乃至海外,展现出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拥抱这个时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是“村BA”“村超”鲜活时代性的具体体现。
启示四:富于创造性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所处时代相适应,跟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村BA”“村超”将创新创造贯穿始终,走在时代前沿,走进群众心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全民狂欢潮。且看当地深刻把握融媒体时代特点,实行多元传播方式嵌入和运用,不光主流媒体全方位、全时刻描摹现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同步跟进,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多维度、多视点、近距离的超强视觉,赢得了超乎寻常的流量和效应。也不难想象,在“村BA”“村超”现场,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体育赛事的激情,还有场内外万人合唱《歌唱祖国》的震撼,还有苗族芦笙舞、侗族大歌等民族非遗文化展演,还有场内外文明观赛、文明出行、诚信经营等宣传引导,还有融入民族文化的赛事文创产品。“村BA”“村超”不仅仅是一项民间体育赛事,更是一场民族文化盛宴、一轮文明新风倡导、一次文艺荟萃联欢、一番文创产品展示,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它创新将“文体、文化、文明、文艺、文创”融入其中,浑然一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别样乡村赛事,向外界展示了一幅贵州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的精彩画卷。
“村BA”“村超”,作为新时代农村文明实践的一次成功探索,极大提升了贵州对外形象、提振了干群精气神、增强了贵州发展自信,对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催化作用。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并将其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无疑是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火种,只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吸引老百姓广泛参与进来,就会有更多的“村 BA”“村超”现象涌现。
(作者单位:岑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