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包利娟) 自榕江县“严管街”设立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深化“服务+执法”管理体系建设,以“三抓三提”为抓手,通过“造模块、创名片”,高质量推动“严管街”管理持续升级,实现以点带面、以小带大,助推城市市容市貌和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刚柔并济抓管理,提升城市“温度”。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为准绳,明确将古州路、商贸路、兴隆街作为城市管理“严管街”打造,在显要位置设立通告标识牌,标注管理范围、标准、要求等,积极动员广大市民与沿街商户自觉遵守“严管街”市容市貌管理“十严禁、三规范、一落实”。将执法重心倾斜于普法劝改环节,采取劝导宣传、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方式,逐步让“问题清单”变“服务清单”,最终实现“满意清单”。截至目前,共设置严管街标识牌21块,开展宣传23次,教育引导3000余人次。
突出难点抓整治,提升城市“靓度”。持续保持严查、严管、严治高压态势,坚持“执勤跟着乱象走”,紧盯市民投诉和学校、商超等重点区域乱象,抓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划行规类、错时执法、延时执勤”,重点加大流动摊点、乱停(堆)乱放、乱张乱贴、沿街商铺门前秩序等突出问题八小时以外巡查整治力度,以“绣花”功夫“对症下药”,力保从根源查摆问题,做到全方位管控、精准性治理,着力打造“有品位、有特色、有亮点”的“严管街”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共清理流动摊点45317起、乱停乱放车辆17513辆、消防通道23653次等。
长效治理抓效能,提升城市“精度”。健全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住建等多方联勤联动机制,根据职责挂出“作战图”,列出“晴雨表”,补齐治理空白短板,强化“严管街”综合整治能力,确保责任严到人、管理精到点。通过自查自纠、立知立改、限期整改、专项推进“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以创促管、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面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品质。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执法21次,专项整治行动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