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石计丰) “菜品不能超过8个,往来礼金不能高于200元……”近日,走进榕江县定威水族乡定旦村的“合约食堂”,相关制度一条一款赫然映入眼帘,对举办酒席的种类、桌数、菜品数、礼金多少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是定威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定威乡将“合约食堂”作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持续纠治陈规陋习,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让村民操办红白喜宴有了依据、有了规矩,为“合约食堂”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定威乡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员监督“探头”作用,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检查,紧盯“合约食堂”管理主体维护、管理职责,对存在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情况进行现场督促整改,坚决纠治陈规陋习。组建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等参与的文明行动队,进组入户宣传“一约四会”政策,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算好“文明账”。
经过大家努力,定威乡计水村村民对丧事简办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理解、支持、点赞,良好新风尚不断得到深化,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我们村现在基本上都自觉形成丧事简办,不选日子,3天下葬,流水简餐,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村民陈老相感叹道。
“过去村里办酒席,大家都是在街边摆桌吃饭,既有安全隐患还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攀比,现在我们村有了‘合约食堂’,没有了攀比,村民也能从‘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礼钱’中解放出来。”定旦村纪检监督员龚华春告诉笔者。
下一步,该乡将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以基层治理为抓手,在全乡范围内因地制宜推广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受益的“合约食堂”治理模式,实现人情往来减负、廉洁文明加分,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