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08日

雷山县平祥村:

修渠引水解民忧 300亩良田不再“渴”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格林) “这次,终于实施农田灌溉水利项目了,来年我重新种上水稻,自家四亩多田将有粮食增产的希望了。”近日,雷山县方祥乡平祥村村民李文武高兴地说。

今年上半年,因遭遇严重旱情,平祥村“白衣书”等地的600多亩水田有三分之一不得不改种玉米、黄豆等农作物。

平祥村这些田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发展水稻种植放养稻花鱼是很多农户的计划,都备好水稻秧苗了,没想到却遭遇严重旱情。村民们对“没水改种”表示诸多无奈。

针对村民反映,结合村情实际,平祥村“两委一队”干部坚持以群众反映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民心所想、所需、所盼,在项目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决定从沟渠灌溉项目入手,有针对性地拟写提交了《“白衣书”农田灌溉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最终得到了19.5万元的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项目得到了落地落实。

“这些田向阳、采光好,水稻长势都不错,今年村里新改造了沟渠,来年灌溉将有保障了。有了充足水源,水稻准能高产。一般亩产可达500公斤。”村民侯兴伟笑着说。

据了解,为使申请项目的真实有效,村“两委一队”干部亲自步行10余公里山路去沟渠源头查看水源,并对沟渠进行实地测量,测出源头到“白衣书”2800米。9月初,项目正式立项实施后,群众参加搬运管材、填埋等,积极性高涨,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使项目工程保质、按期完成,村“两委一队”还组成民生实事工作专班,凝心聚力抓好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工程有序、高效推进。在经历了40余天的紧张施工后,10月底和12月初,该工程先后顺利接受了乡、县级验收。该工程完工后,将更好地解决该村300多亩农田“灌溉难”的问题,“旱田”再度变“粮田”,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方祥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聚焦民生短板,持续推进水利灌溉、“以奖代补”、稻田防渗等民生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12-08 雷山县平祥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34517.html 1 修渠引水解民忧 300亩良田不再“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