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08日

白午街道福和社区:

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 通讯员 陈丹

近日,走进白午街道福和社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处理群众事务;市人大机关党组专题党课进社区活动正在开展;在小区的广场上,老人们坐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围在桌前打牌、下棋;在社区儿童之家,义工们正在整理玩具,等待着儿童们放学来玩;一旁的幼儿园传来阵阵歌声;社区内的手套厂里,工人们正忙着缝制手套……一幅幅安居乐业的画面映入眼帘。

“我家有5个人,全都搬到这里来了,母亲经常和社区的老人一起玩,两个孩子就在附近上学,我就在社区的工厂上班,很近,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上学和工作都非常近,比以前好多了。”来自榕江县寨蒿镇的江滋科,在手套厂工作,他一边缝制着手套,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手套厂负责人杨秀华介绍道:“移民群众都是利用空闲时间来工作,我们没有特别的规定工作时间,他们有空的时候就来做工,有事就去接孩子、照顾孩子等,都是以计件来计算报酬。”

在户外散步的陶光槐笑眯眯地说:“这里学校、医院、超市都有,我们很方便。我母亲90多岁了,签约医生还经常上门测血压和看病,服务好得很。”

福和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培忠指着社区一角说道:“我们正在筹措资金准备装修这个厕所,社区有2个公厕群众才方便。”

近年来,凯里市针对易地搬迁群众情感融入难、生活融入难、就业融入难等突出问题,在白午街道福和社区试点推行“三专服务”抓实易地搬迁“后扶三融入”党建工作模式,以点带面,全力做好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福和社区现有移民安置对象1549户8376人,设党总支1个,下辖党支部2个,有党员91名。作为易地搬迁试点社区,福和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推行专班引导服务,抓搬迁群众情感融入。聚焦情感融入难,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政策宣传、心理疏导、文体活动专项引导服务,引导搬迁群众加快融入城市生活的步伐,促进搬迁群众真正从“村民”向“市民”转变。

推行专人帮带服务,抓搬迁群众生活融入。聚焦生活融入难,整合力量推行专人帮带服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跟踪帮、设立“十联”互助体互相帮、成立社区红色服务队定员帮,着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搬迁群众遇事有人找、有人帮、有人带。

推行专项职业服务,抓搬迁群众就业融入。聚焦就业融入难,因户施策推行专项职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积极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实现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从衣食住行到生活变迁,从着力稳就业到增收致富……如今,福和社区1549户搬迁群众搭上易地搬迁的“列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2023-12-08 白午街道福和社区: 1 1 黔东南日报 c234551.html 1 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