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近日,在凯里市炉山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一窗通办”服务窗口,办事群众谭吉秀正在给孙女办理证件业务,工作人员田琦在核实相关资料以后,很快就完成了全部流程。
谭吉秀开心地说道:“现在来这里办业务,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热情,办事效率又高,真是太满意了。”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凯里市炉山镇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一体推进,突出问题导向,梳理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立足岗位,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窗通办,单线受理变综合办理。制定出台《炉山镇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投入160万元按照场所设立、功能布局、窗口设置、对外时间、标识标牌、事项管理、系统应用、健全制度八个标准化建设要求对1000平方米办公场地进行改扩建,将原来的10个分类业务服务窗口改置为3个综合服务窗口、3个业务办理窗口、1个法律咨询窗口。
将民政、计生、养老、医疗、就业、户籍等事项全部进驻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并授权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一窗式”81项行政权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前台接件、后台办理”服务模式,严格对照“就近办理、一次办成”的要求,重新编制事项办理服务指南,明确办理流程,推进事项标准化,让群众真正实现进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办成一件事。
目前,炉山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一窗通办”受理政务事项1960件,承诺时限内办结1960件,办结率100%。
一员多能,专科服务变全科服务。“我们选派业务熟悉的干部到服务中心担任前台接件人员,通过岗前培训、业务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让综合服务窗口人员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各项基础业务办理流程、规范。”田琦介绍道,一员多能的全科服务让“一窗”人员从“专科”转变为综合性的“全科”熟知,更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另外,建立健全《炉山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炉山镇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考核管理办法》《炉山镇一枚印章管审批管理制度》等制度,对前台窗口人员、后台部门人员实行规范化管理、考核,定期抽检窗口人员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并及时对抽检情况进行全镇通报;持续扩宽群众监督渠道,坚持开展窗口服务满意度公众测评,并将抽检情况、群众满意度情况作为干部考评依据,切实激励窗口人员用服务指数换群众满意指数。
一章通管,多头审核变一次审批。启用炉山镇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规定凡是进驻中心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都统一使用炉山镇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将原来涉及所有镇党政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多枚印章减少为1枚,实现审批服务印章“多”变“一”,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跑路”等问题。
同时,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审批、限时办结,清理“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繁琐环节,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应用,通过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完成实质性的互联互通。
一网办事,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将人社、医保、卫健、低保、退役军人等多个部门的业务专网进行融合,升级改造“多网合一”,改变以往一个部门铺设一条专线、一条专线访问一个系统、一人一台电脑专门对接一项业务的状况,实现业务办理终端只接入1条网线即可满足多个业务系统访问需求,提高办事效率。
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打破数据壁垒,将智能服务前移至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炉山镇16个村(社区)均建设了高效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网上业务办理,群众可选择“现场办”或“网上办”,有效解决“来回跑”“多次跑”“效率低”问题。目前,各村(社区)综合平台受理业务事项3209件,承诺时限内办结3209件,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