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15日

凯里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 (通讯员 孙梦华) 近年来,凯里市围绕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持续奏响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旋律。

近日,在万潮镇老鸦山村草莓基地,一片片冬草莓苗郁郁葱葱。“我在这干了一段时间了,现在年纪大了,只能到附近打点零工,既能赚钱补贴家用,还能兼顾家里。”老鸦山村老寨组村民潘有英幸福地说道。

据悉,万潮镇老鸦山村积极引进企业建成冬草莓种植大棚80个,并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基地种植冬草莓约20亩,预计亩产量1250公斤,市场价格60元/公斤,产值约达150万元。基地里一根根草莓茎叶垂挂着乳白的草莓花,一派欣欣向荣、产业兴旺的景象。

初冬,阳光明媚,在碧波镇又诗村的12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高产量、高结籽率、抗病虫灾害能力强的精选油菜品种“黔优20”长势喜人。

“目前,我们正按照州委、市委关于粮食生产工作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推动农业‘小季’实现‘大丰收’。”碧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东桥表示。

为有效提升冬季油菜种植效益,碧波镇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机械15台,并派出13名农技人员认领坝区,会同市级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从油菜良种选用到播种再到苗期田间管理,进行了全程技术指导。全镇先后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300余人(次),组织群众开展新技术培训12余场(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

今年以来,围绕农村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凯里市结合服务镇(街道)的科技需求,着力推进科技特派员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助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在万潮镇万潮村,由凯里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卫书领衔的2023年省级“揭榜挂帅”个人榜单“甘薯小面积超高产高效示范田”揭榜,经过市镇两级技术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通过测量面积和装袋称重,亩产达5031.99公斤,首创凯里市甘薯产量过万斤新纪录。令人期盼已久的“万斤苕”,在农业科技赋能下成为现实。科技与农村产业结合,为农村产业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

走进凯里市碧波镇朝阳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当地群众对土地进行旋耕、开沟、作畦,为羊肚菌种植做准备。

“在基地里干活的都是朝阳村的村民,现在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在70—80人左右,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安排相应的工作,基本报酬在80—90元每天。”基地负责人李文志介绍。

今年以来,碧波镇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生产企业,采取“村党组织+企业+农户”的方式,发展食用菌种植500余亩。在冬季土地闲置的时间,企业租用村民的土地发展羊肚菌种植,既避免了土地闲置,让群众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在基地务工的群众还能获得劳务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

--> 2023-12-15 凯里市: 1 1 黔东南日报 c235471.html 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