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15日

下司镇马场村:

草莓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本报讯 (通讯员 粟琼 杨国镭 杨夕蕊) 初冬时节,走进凯里市下司镇马场村党建草莓园,大棚里散发出浓郁的香甜味道,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绿叶丛中点点红,一颗颗鲜艳娇嫩的草莓让人口齿生香,心生甜蜜,寒冷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丝丝香甜的气息。

“我们的粉玉、红玉、红颜、越秀、黔莓4号等品种草莓刚刚新鲜上市,每天可以采摘50多公斤,大果价格亲民,在40元一公斤左右,我们争取把新鲜的草莓第一时间送到客户家中,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来园体验采摘。”看着刚刚采摘的新鲜草莓,草莓园负责人邵振华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党建草莓园,一座座大棚遍布田间,棚外寒风阵阵,棚内温暖舒适。在一垄垄翠绿间,随处可见鲜红娇嫩的草莓。

几位村民正弯腰在嫩绿的叶子中为线上订单客户精心挑选成熟的草莓,不一会儿,手里的篮筐就冒了尖。“今年这里的草莓长势喜人,草莓个头大、果肉饱满,客户们最喜欢我们的巧克力味、牛奶味和水蜜桃味草莓,一大早就打电话来订购了。”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王兴会说。

据介绍,马场村党建草莓园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目前种植草莓30亩,亩产1000公斤,亩产在4万元左右,今年以出租方式承包给专业的草莓种植户种植,年租金106000元,草莓种植园带动就业8人,其中4名脱贫户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

近年来,马场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致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党建草莓园建立98个草莓大棚,占地近2000平方米。经过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完善草莓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懂技术、有能力的种植户加入草莓种植产业,持续提升草莓种植水平和品质。

据悉,马场村党建草莓园出产的草莓是通过播撒有机肥来促进草莓自然生长,属于无污染有机食品,加上独特的培育环境和技术,草莓口感绝佳,纯天然无污染,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我们通过提高草莓品质,吸引广大市民来园采摘,也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务工增收。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加大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引领带动村民致富,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马场村党总支书记赵龙富说,目前,全村大棚草莓种植200亩,每亩产值3万元,总产值600万元;蔬菜种植100亩,每亩产值2万元,总产值200万元,带动马场村各行业184家经济蓬勃发展。同时,马场村隆堡片区约75%的农户从事手工扫帚制作和腊肉血豆腐传统制作,年收入可达2000—20000元/年,扫帚产业让该片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如今,看着即将进入盛产期的草莓,草莓园负责人邵振华既开心又担忧,他希望更多的新鲜草莓能早日走上市民餐桌,为凯里市民的“果盘子”增添一份精彩。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12-15 下司镇马场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35481.html 1 草莓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