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16日

黄平县:

打造野菜靓丽名片助力黔货出山

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近日,记者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川心堡村六源鲜野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完善的排灌沟渠、道路系统、育苗设施、肥水一体化、冷链物流,这里也成为了全省知名的野菜种植示范基地。

棚内工人正在忙着采摘新鲜的野菜。“我们的野菜将通过快递发往千家万户,有些甚至会远销上海、香港等地。”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太芝介绍道。

目前,黄平县野生蔬菜基地核心区现有2200亩,温室大棚3万平方米,是省产业科技扶贫“321”工程试验示范基地,省内最大的野菜集中连片种植区域之一,省内最大野生蔬菜苗圃基地,我省首个集野菜种苗培育、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种植山野菜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还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杨再碧在基地工作四年了,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种菜和日常管护。“有订单我们就采菜,菜发出去之后我们就浇水、除草,一个月有2700-2800元的工资,加上土地租金,一年下来有个3万元。”杨再碧说。

基地目前主要种植冰菜、养心菜、富贵菜、紫背天葵、荠菜等十多个野菜品种。产品富含钙、钠、钾、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养心菜、富贵菜、人参叶等野菜自带营销品牌,深受食客和商家们的欢迎,市场供不应求。

自从村里种野菜开始,村民可实现家门口就业。基地采取“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种植野生蔬菜,吸纳了周边大量脱贫群众就业。2023年以来就有15000余人次到基地务工,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又为群众增加了固定土地租金收入。

今年8月,黄平野菜与辽宁生物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黄平野菜靓丽名片,提升黄平野菜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黔货出山、助推乡村振兴。

“黄平拥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黄平的特色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品质优,今后将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开发更贴近市场的产品,进一步提升黄平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乡村振兴。”辽宁生物时代董事长陈浩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黄平县按照野菜产业发展规划,与我省蔬菜知名专家李桂莲、省首席蔬菜专家张绍刚等建立了技术指导和技术攻关合作关系,在野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株系选育、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商品野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包装打造养心酸菜、野菜面条、脱水野菜、杂粮野菜等产品,增加了商品野菜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贵阳等大中城市的中高档酒店、连锁配送中心,深受顾客好评。

近年来,黄平县紧跟全省野菜产业发展部署要求,在产业需求、布局、技术、营销上寻求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野菜产业,快速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建成全省最大野菜繁育、种植基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之路。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12-16 黄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35590.html 1 打造野菜靓丽名片助力黔货出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