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3年12月20日

天星乡:

“异地置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同步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仁军 刘坤) 近年来,岑巩县天星乡坚持将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异地置业”发展理念,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同步增收。

坚持党建领跑,把稳异地置业“方向盘”。成立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严格落实《岑巩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持续深化“1+2+N”发展思路,打造三星村“党支部+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肉牛养殖带动型、山岗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资产盘活型、力元村“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协会带动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村集体经济示范样本。

强化能人领航,释放异地置业“牵引力”。天星乡三星村天顺养殖场是发展肉牛养殖的先驱,由2009年的10头牛发展到了现在的400余头。将东兴村的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入到三星村肉牛养殖场,实现了“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目标。

岑巩县养牛协会成员组成的养牛服务队,围绕推进“天星小牛超市”提升项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培训养牛技术人才80人次,培养养牛大户15户,100头规模以上养牛场7家、其中400头规模以上1家。东兴村积极发挥村级资金优势,整合村集体资金购入商业门面,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山岗村党支部打破传统思维,通过异地置业促增收,借助省委党校帮扶资源,在省委党校开办党建超市,销售岑巩农产品,助力“黔货出山”,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突出利益联结,打通异地置业“快车道”。今年实现全乡7个村村集体经济均达10万元,20万元以上的比重为57.14%,50万元以上的比重达到14.28%,通过奖励惠及8名村干,分红给“三类人群”85户325人。天星养牛草料需求按照就近原则吸纳本地困难群众参与牧草和青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扩大农村就业机会,有效增加脱贫户和监测户务工收入。2023年发展牧草和青储玉米种植400亩,实现群众增收46万元。

下一步,天星乡将加强人才储备,组织干部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参观学习,学成功经验、学管理技术,不断提升经济管理能力,组织开展“擂台比武”,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谱写天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接续奋斗。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3-12-20 天星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235957.html 1 “异地置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同步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