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鹄) 近年来,为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单一、品种不优、渠道不宽等瓶颈短板,岑巩县思旸镇采取“示点带动、城乡结合、强弱相扶”的发展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示点带动,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按照全镇“一盘棋”的思路,综合研判12个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群众意愿等因素。打造盘街、龙江、磨寨、双龙、新安、平坝6个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以支部先行,党员示范的模式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大户、散户参与产业发展,不断扩大“盘街蔬菜”“磨寨羊肚菌”“双龙稻田鱼”等原特色产品种养殖规模,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并带动就近群众就业。
城乡结合,互补优势同发展。充分利用桐木、平坝的近郊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模式,打造一艺谷、思州半岛露营基地,加快建设思源食府建设,提供游客玩、游、食、宿为一体的服务。由党委政府统一协调,将具有资金、项目、技术、管理优势的村与有资源、空间、区位优势的村通过“强强联合+强村带弱村+村村互补互助”的方式搭配,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三资”、提供居家服务、异地置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强弱相扶,抱团发展强产业。通过党建引领,组建3个发展组团。形成以强带弱、先进带后进的抱团发展模式。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村抱团发展壮大城镇旅游业;以有主导产业发展基础、有资源条件的村抱团发展主导产业;以山地资源丰富、有市场优势的村抱团发展山地特色产业。在各自的特色产业中寻求机会,并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成链”“抱团发展促增收”的新格局。
今年以来,思旸镇发展水稻制种3600亩,油茶1600亩,羊肚菌600亩,南瓜500亩,投入100万元发展山羊300头、石花猪300头。建成千亩基地1个、百亩基地13个,综合农业产业园1个,培育家庭农场23家、种养殖大户46户,有效带动农户劳务就业2.3万人次。岑峰、盘街2个村集体经济达30万元以上,磨寨、板桥等8个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共14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1.5万人次,发放劳务费达46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