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党茂洋) 近年来,碧波镇紧紧围绕强化农村安全人饮工程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生态管水护水为抓手,充分发挥镇党委、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三个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保障人饮安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奋力写好乡村振兴“水”文章。
“党建+”组织引领,激活管水护水“大动能”。为彻底解决大堡村用水困难这一“老大难”问题,碧波镇党委多次组织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建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技术专家到大堡村实地考察,最终推动豆芽井人饮提灌站建设工程实施完工,解决了全村600余户的饮水问题。同时,按照“党建引领、支部带头、党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组织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及“坝坝会”,制定完善《大堡村农村安全人饮工程供水管护制度》,通过党员带头管水,群众带头自发护水,提高村民节水意识,推动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基层管水护水新格局。
“党建+”巡查管护,打造管水护水“微体系”。坚持把管水护水工作纳入村级党建重要内容,成立村级管水护水领导小组,由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压紧压实村内引水管道的日常巡查和管护责任。严格按照“村管水员每天值守、寨管水员每周1次”的要求对村内引水管道进行巡查和日常管护,真正做到每寨不缺水、每户不断水,切实保障全村人饮安全。同时,合理布局引水范围,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就近取水、用放心水,现在大堡村用水户已由全村600余户辐射到了邻近的又诗村、朝阳村以及福泉市凤山镇金凤村等地,用水群众增加到了1100余户,因为管护得当,即使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也成功保障了这1100余户居民的安全用水。
“党建+”群众参与,用好管水护水“真效益”。自2011年大堡村人饮提灌站建成完工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发动带领下,全村广大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强化人饮工程日常维护管理,管水工程带来的村集体收入也由原来的2.5万余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2万余元。结合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时期,村“两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管水收益全部反哺用于村内乡村振兴建设中来,努力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让村民们过上了更好美好的生活。管水工程收益主要用于提灌站管理员的工资,抽水电费、抽水设备的维修更换保养和供水主管网的维护等开支,切实减轻了村集体经济负担,也减轻群众在提灌站管理维护过程中的经济压力。
下一步,碧波镇将持续以“党建+管水护水”为抓手,不断深化水资源日常管护机制,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管水护水”行动,营造全民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共同绘就“山绿、水清、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