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连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要求。雷榕高速建设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将绿色发展历练融入各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雷榕高速是指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起于雷山县城东,与已建成的凯雷高速公路顺接,并设互通立交衔接县城,途径大塘,桃江,永乐,塔石,平永等乡镇,止于榕江县城北的忠诚。路线全长72.453公里。是凯雷高速公路的延伸,纳入了贵州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对打通断头路,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网,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黔东精品旅游快速通道。
雷榕高速红色文化浓厚,1930年4月底,红七军攻克榕江城,这是我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在贵州打胜仗,第一次解放贵州的一座县城,第一次在贵州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和解放军六次经过榕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过朗洞镇,在黔东南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
如今雷榕高速全线贯通,“天堑变通途”,苗侗儿女携手过上了小康生活。雷榕高速的通车,将原来步行需要5天,原来山区公路187公里缩短为73公里,40分钟即可到达。
交通的便利也将促进黔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方面的融合将会更加突显,为黔东南州文化旅游挖掘提供更多链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首选地之一。黔东南民族文化多彩,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前列;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州级非遗329项417处,县(市)级非遗1590项。州内民族节日众多,全州每年有各类民族节日390余个,其中万人以上的节日有120多个。黔东南历史遗存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99处、州级54处、县级867处,国家文物局备案博物馆33家,10个苗族村寨和12个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名镇2个、名村7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中国传统村落41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6个。黔东南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黔东南州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镇远古城成功创建5A级景区,目前全州A级景区达到70个,其中5A级1个、4A级18个、3A级50个、2A级1个。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条,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消费集聚区3个,西江千户苗寨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带村”示范点。
雷榕高速既是货物的便捷运输线又是地方特产和文化的传输线。热情好客的360万苗侗儿女,会让游客在北边雷山、凯里、台江聆听高亢嘹亮的苗族飞歌,南边的榕江、从江、黎平可以享受宛如天籁的侗族大歌盛宴;北边可以观赏争奇斗艳的锦鸡舞、轻松欢快铜鼓舞和自由竞技的“村BA”,南边可以观战“村超”、体验鼓楼花桥行歌坐月,苗侗文化共生共融。雷榕高速使苗侗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线路更加便捷。雷榕高速将串联黎从榕及凯雷台片区旅游村寨强强联袂,将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与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之间连接。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辐射南花、郎德、南猛、白岩、乌东、脚尧、龙塘、控拜、麻料、九摆、格头等周边传统村落,总里程285公里,其中重叠160公里,实际里程为125公里,涉及雷山县丹江、郎德、西江、方祥等4个乡镇以及台江县排羊乡;榕江传统村落部分连接线起于格头坳,途经小丹江、平阳、乐里、寨蒿、忠诚、栽麻、九潮、茅贡、述洞、岩洞、四寨,至岑往路口与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相连接,连接线全长228公里。在雷榕高速的牵引下,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415个古村落星罗棋布,古寨炊烟、芦笙袅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巧夺天工的银饰、刺绣、蜡染编织出多彩的世界。
雷榕高速一路风景迤逦。雷榕高速穿越的苗岭山脉雷公山,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11月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据统计,截至2021年,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2.34%,已经鉴定的各类生物为5185种,其中野生植物高等植物2595种,野生动物2327种,大型真菌263种。雷榕高速穿越在郁郁葱葱、如诗如画的大山里,森林、溪流、农田、村庄把公路装扮得异彩飞扬翠绿欲滴。特别是开屯苗寨梯田,在海拔800至1200米之间,是当地先民为了生存,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开垦而成,始造于西晋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雷山梯田的主要代表之一。经过历代村民开垦,如今的开屯梯田绵延几十里,面积共计1986亩,号称“开屯万块梯田”,从雷榕高速看去,错落有致的梯田与村庄连在一起,形成一幅绚烂的田园画卷,梯田层层叠叠从山顶次第铺开,随山势地形变化绵延起伏,宛如悬浮在天地间的一架架金色云梯,令人叹为观止。“我们雷榕项目,从实际出发,打造了绿色节约的高效人文的工程,用行动践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雷榕高速总承包项目部指挥长瞿强军介绍说。
“吃”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雷榕高速沿线将围绕本土苗侗特色美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拓展品牌影响、培育行业龙头,坚持将苗侗美食做特做优,实现餐饮行业快速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积极打造苗侗美食特色名片。苗族将继续挖掘“雷山鱼酱”美食文化底蕴,雷山鱼酱酸汤历史悠久,是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捧的网红美食,享誉世界。雷山鱼酱烹制鱼肴,是苗族人最爱,还有酸汤鱼、苗王鱼、苗家鼓藏肉、鸡稀饭苗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美食,不仅历史文化悠长,更是苗族文化的一张美食名片。侗家牛羊瘪、卷粉、烧鱼、腌鱼、腌肉等一系列特色美食。还将从传统美食拓展为特色火锅、特色菜品、特色早餐、特色宵夜和特色小吃,引导游客到永乐吃“鱼酱酸”,到塔石吃“香羊瘪”,将全方位打造“苗侗菜品”品牌产业集群,形成品牌种植业、品牌加工业、品牌服务业和品牌旅游业相互促进的品牌经济格局。
雷榕高速使黔东南的发展迎来新机。黔东南是贵州东出长三角、南下珠三角的必经地,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和沪昆高速、厦蓉高速穿境而过,建有黎平和黄平2座机场。省政府支持黔东南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明确了建设生态旅游康养区的战略定位,如今的黔东南,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