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舒巧巧 周睿) 寨门新立,对于镇远县报京乡报友村稿荣组的村民来说是件大事。近日,周边邻寨的苗族同胞纷纷挑着鸡、鸭、鸡蛋等贺礼前来祝贺。
“稿荣组村民们出工出力,自行修建了文化长廊及寨门。应群众诉求,我们还协调到爱心人士捐资两万元,解决瓦片和上漆等问题。”贵州民族大学派驻报京乡报友村驻村工作队员杨昌杰介绍。
当天,客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芦笙场上,大家围成圆圈,吹着芦笙,跳着欢快的芦笙舞,步伐时进时退地起舞,尽情狂欢。
近年来,报京乡坚持党建引领,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寨管委”“积分制”“合约食堂”“院坝协商”治理模式,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激活群众内生动能,促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优化人居环境,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2023年6月,报友村稿荣点民族团结食堂正式投入使用,食堂按照约建设、约内容、约标准、约使用、约管理、约责任“六约”制定了管理规定,控制酒席天数、桌数、菜数、礼金数等,获得了群众的好评。铺张浪费、滥办酒席、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带动全乡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风尚。
同时,通过先建后补政策,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发动报友村村民每年种植小米200亩以上,成熟后报京村集体经济公司以市场价格向村民收购小米,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寨门立起来了,文化长廊建起来了,极大程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