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能秋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各级各部门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一、认真学习,充分认识《论“三农”工作》出版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习近平同志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论“三农”工作》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脉络,对于推动全党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压实责任,增强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认真学习原文,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论“三农”工作》,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贴近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全面系统学,准确领会把握《论“三农”工作》一书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上务求实效,在“悟”上入脑入心,在“干”上担当作为,要坚持用《论“三农”工作》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党的领导,在压实工作责任上敢担当。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坚决扛起“三农”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三农”体系。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结合当前“三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标对表进行排查,找准差距,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切实压实责任,转变工作作风,敢于担当作为,逐项抓好落实。
(三)强化产城互动,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有抓手。一是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思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四化同步”、工农互促、城乡共荣、一体化发展,促进乡村“五位一体”全面振兴。二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目标,细化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优做精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三是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和引进,既要推进科技兴农水平,又要提高乡村振兴建设质量。四是结合新国发2号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两个文件,认真谋划“三农”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拉动项目投资,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市场主体,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促进群众增收。
(四)保障粮食安全,在求真务实抓“三农”上出实效。要处理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用地关系,耕地红线不能动,农民利益不能损。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把推进“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五)加强基层党建,在开展社会治理上有提升。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为“三农”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治理安定有序。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绿色发展。
(作者单位:岑巩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