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公布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由姚瑶创作的《村BA: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入选其中,贵州民族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发行。
2022年夏天,台江县台盘村的一场篮球赛火爆“出圈”,被赞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村BA”成了最耀眼的贵州热词。聚光灯下,浓厚的体育氛围,正投射出乡村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联系,照见一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的乡村振兴新路。姚瑶从2022年10月起开始创作,用在场者的视角,以充满诗意的文字记录台盘“村BA”的前世今生,抒写这个小村庄在脱贫攻坚后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变化、新景象。该书由“台盘风貌”“‘村BA’前传”“火爆‘出圈’”“‘村BA’中的那些人”“‘村BA’的未来”共五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这项既展现中华文明包容性,又展示中国新时代形象的村办篮球赛为何火热到如此程度,让读者从中看到百姓的欢喜、村庄的命运、国家的兴旺,看到基层的有序治理,看到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信心百倍地走在蓬勃的乡村振兴之路上。
该部作品由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作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著名作家、评论家,《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王久辛;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力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潘飞;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刘笑伟;国家一级作家、《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陈亚军等名家联袂推荐。
据悉,姚瑶现供职于凯里供电局,贵州天柱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东南州作家协会主席、凯里市作家协会主席。学生时代开始公开发表作品,著有《疼痛》《芦笙吹响的地方》《烛照苗乡》《守望人间最小的村庄》等多部作品集,获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贵州省第三届“尹珍诗歌奖”创作奖等多个奖项。 (蔡兴文)
难忘发豆腐
或许是知道我喜欢吃,每次回老家,家里人都要上发豆腐这个菜,或下火锅,或用酸辣椒炒,都是极美味的。发豆腐,也只有原来远口区这一片这么叫,之外的都叫它油炸豆腐。也许是方言,“炸豆腐”我们叫“发豆腐”。 “发”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在表示名称时是名词,在表示动作时是动词。
读小学时,每到冬天,对面的打油房传来阵阵香味,使我们并不温饱的肚子更加觉得饥饿,新鲜茶油的香味和发豆腐的香味,让人不自觉地垂涎欲滴。
打油房是属于大队的,与小学隔着一条小溪,就在小学几百米开外。记忆中,它是五间木架结构房,相当于现在的钢架结构房。有烤茶油籽的烤台,有碾茶油籽的石碾房,有榨油的榨房。一到打油时节,每个生产小队的茶油籽都挑来在此排队加工。由于那时在农村基本上无肉,寨上有一家打豆腐的,劳动强度大的打油的人们便从那里买来几锅豆腐,用新鲜出锅的茶油发豆腐。混合的香味从不远处飘来,飘进我们那纸糊的、到处有破洞的窗子的教室,纯粹让人不安心上课,同学们拉长着脖子,头都往打油房伸。发豆腐由此给我留下了第一印象,闻得到吃不到。
那时,村里只有一家姓彭的打豆腐。打豆腐的工序非常繁琐,而且彭家女人大都是天未亮就开始操作,细节不为人知。我们只知道她家的豆腐是用酸水下的,又白又嫩,用茶油发,外黄内白,香酥可口。她家的豆腐,不用钱买,想要吃时,提前和她打招呼,预约打几锅,取时用相应的黄豆去调换,多少黄豆换多少豆腐,都形成了规矩。一锅豆腐有几厘米长、方形的20块,是否等价交换,大家都心里有数,双方都满意。
就是豆腐,我们一年难得吃上几次,平时有客来,因为猪都是等起过年杀,如果喂的鸡、鸭都尚属幼年,处于不可杀阶段,炒黄豆和煮面条,都属于待客的上品。如果客人可以和两三碗米酒,也是最好的下酒菜。只有过年或重大节日,才去换豆腐来自己发。每当此时,母亲把灶火烧好,往铁锅里倒大半锅茶油,等油在锅里翻滚,再用菜刀把豆腐打成一片一片地放进油锅里。如果豆腐水分未干好,会不时有油往外飞溅。到豆腐外观成金黄色的时候,母亲用竹筷夹住豆腐,放在架在锅子上的烤糍粑用的铁架上。而在一边加柴拱火的我,被散发香味的豆腐所诱,也不管烫不烫,忍不住用手指捏住豆腐,咬住豆腐一角,先尝为快。后来我想,我五指不够修长,就是因此而成。
彭家女人去世后,她的儿子没有继承她的手艺,她家也就没有人打豆腐了。但村里其他人家有些学到了这个技艺,属于“自娱自乐”型,有人需要就打,无人需要时就闲着。也没有拿到集市卖,没有形成什么产业。
及至读初中,如果家里有节日剩下的发豆腐,用酸辣椒炒一炒,放点大蒜苗,黄的、红的、青的颜色都有了。再用玻璃瓶或茶缸装好,带去学校,那是最可口的“私菜”。至今我还记得,同寝室的同学围着夹“私菜”的情景。当然,也有从家里带来悄悄吃的,这成了真正的“私菜”。
我到县城读高中后,一直在外读书。再加上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也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去了,我回家的次数不多,吃发豆腐的机会见少。
直至参加工作,有事时回老家,亲戚都要装好几斤发豆腐,让我带回凯里。偶尔一些亲戚来凯里,也要带些发豆腐来。
现在,远口街上有不少专门卖发豆腐的,竹林街上也有几家。我老家在远口和竹林之间,相距同样是8公里,想买发豆腐是很方便的了。每次回家,我都要买些回来,自己吃或是送给已知发豆腐滋味的友人。
发豆腐既是美食,也是乡情,是连接家乡的纽带。不知为什么,走了好多地方,吃了各种各样的豆腐,我还是怀念故乡的发豆腐,还是觉得家乡的发豆腐最好吃。
深入肠胃的发豆腐,已深入我的血脉和灵魂。那是缭绕在村庄上空的缕缕炊烟,是家门口潺潺流淌的小溪,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 李茂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