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卫芳
屡次反映,却迟迟没见明显成效,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布政西路人行道上人难行的现象,究竟何时能得到改善?2023年12月26日,编号为“166272”的网友留言:第十次反映集士港布政西路人行道变成停车场,每天晚上停满车辆的现象。1月2日下午,记者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虽然还没到晚上,但是已经有不少车辆肆无忌惮地停放在人行道上。(1月5日《宁波日报》)
众所周知,人行道是行人的“专用道”,容不得其他各种机动车辆的“霸占”。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总有一些司机朋友任性十足,把机动车辆违停在人行道上,俨然把人行道当成了“停车场”。
其实,机动车“霸占”人行道,危害多多。首先,不仅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也会造成行人视线盲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因停车挡道,行人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辗转蛇行,甚至不得不走上机动车道才能通行,这显然很不安全。其三,机动车“霸占”人行道,不仅会降低行人的通行效率,还容易引发交通堵塞。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形象。此外,由于一些载重车辆也开上了人行道,结果人行道上的地砖被碾压得破碎不堪,造成雨天“地雷”密布,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可见,机动车“霸占”人行道,不仅违反交通法规,而且也给行人的安全埋下隐患。
那么,人行道成“停车场”到底谁来管?笔者以为,交警部门责无旁贷。一方面,交警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人行道违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司机朋友知晓在人行道上停车,不仅违反交通法规,而且也很不安全,从而自觉做到不霸占人行道。另一方面,交警部门应加大对机动车“霸占”人行道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妨通过开罚单、扣分、拖车,甚至扣押驾驶证等处罚手段,让违停司机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扣分代价”,更付出“扣证代价”,倒逼其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远离人行道“违停”行为,给行人撑起一把“保护伞”,从而让人行道真正成为行人的“专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