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建兵
北京市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结束。北京市交管部门重申,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1月2日央视网)
近年,“老头乐”等车辆因驾驶方便、手续简单,成为不少老年人青睐的“快乐座驾”。但同时,此类车辆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持续受到社会关注。
乱停车、闯红灯、“飞线”充电……质量堪忧的老年代步车,数量巨大的老年代步车,一直是各大城市的一大“痛点”。“老头乐”无身份、无质量、无保险、无牌照,令不少老人相当任性。“老头乐”横行无忌,已越过了城市安全的底线。2024年1月1日起,北京市违规“老头乐”过渡期已结束,有关部门正在采取“补贴”的淘汰办法,加紧回收违规“老头乐”。不止北京,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清退“老头乐”,这是对老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目前,我国在“老年代步车”的生产、销售、管理以及上路进行交通行驶的过程中,并无明确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在销售时,很多商家以“不用挂牌照不用考驾照”为卖点进行宣传,很多年长的消费者也是由于轻信销售的言论而购买“老年代步车”。实际上,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就曾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明确表示老年代步车属于被纳入监管的低速电动车范畴。但市场销售的“老头乐”,都没有达到标准。
清退“老头乐”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给老人有更安全的代步工具,给老人更方便的出行方式。如:开发老年公交服务专线,开通“一键叫车”服务,给老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等老年代步车“替代品”,真正匹配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应更加动态灵活地调整公交站点设置、丰富定制公交模式等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并且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出行需求满足方式。持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借力”,以出行APP进行适老化改造、网约车优先向老人派单、社区内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等方式,缓解出行难,当违规三、四轮车的“优点”消失,“卖点”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