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东武
卡乌苗寨曾是明清时期清水江上游麻江、丹寨民间来往重要码头,清水江、南皋河在此交汇,有“扼‘两江’咽喉”的地利,历史上与隶属丹寨县的石桥村、清江村和麻江县宣威、咸宁、罗伊、毕户等十几个传统村落关系十分密切,在区域经济贸易、民间团防等方面联成一体,清康熙三十五年开始,设麻江卦治,成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有“鸡鸣三县”(麻江、丹寨、凯里)之称。
随着新农村建设开始,卡乌是全省第一批“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卡乌背靠青山,清水江从村东边横亘而过,生态非常好。村寨西边是橘子园,再往前走是菊花园,菊花园背后是白及基地,白及基地朝北,就蓝莓园。近年来,卡乌村瞄准生态大文章,结合苗族文化和山水田园优势,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大健康产业,清水江畔的“康美苗乡”已初具雏形。
站在卡乌大桥上,望着绿色镜子般清水江:清江两岸,群峰叠翠,风光旖旎,江水清澈,急缓有致,从罗伊奔腾而下,就是著名的罗伊滩。滩长30多丈,分上下两级,清浪滚滚,叠叠而下。滩脚即为卡乌塘,长约2000多米,深数丈,江风轻拂,微波荡漾,一片恬静景致。时见野鸭凫游,遇人拍浪惊起,行行贴水而飞。真正是“江桥柳岸醉春风,泛绿空枝点点红。山映流霞天映水,粼波淼淼有渔翁。”每年三月和十月卡乌村、清江村过翻鼓节,当地群众在江边沙滩上举办跳木鼓活动,两岸观众数以万计。阳光透过云雾,白云、雾丝渐渐变成绯红,道道金光从地平线下直冲蓝天,白云姑娘翩翩煽情,依依不舍朝高天慢慢飘去;雨雾姐姐素衣渐渐变红,变淡,弥漫开来,将高原身躯朦胧得模糊不清,构成真正仙境。当火球从东方悄悄探出头来,上半脸金灿灿,下半脸还被山尖挡住,那上半脸万道霞光,恰似七仙女纺织的锦绣,“唰”一声抖开来,丝线缕缕,笔直地染红着天空。
卡乌苗寨仿若高原姑娘,上半身粉红、灿红、绯红交错,下半身依然浅白、乳白、洁白,确实红装素裹,烟云朦胧,亦真亦幻。云雾下,古树遮天蔽日,小树亭亭玉立,青翠连绵,茫茫苍苍。道路两旁,叽叽喳喳的喜鹊在古树枝头和屋檐上往返欢鸣;燕子煽动着剪刀似的翅膀,斜飞于低空;竹鸡、斑鸠于江边树林下觅食,或草丛中咕咕寻偶……梯田里,一排排齐刷刷、直溜溜禾苗绿茵茵,仿佛大地诗行;大道旁,人栽种龙菊灿烂,红、黄、白三色花朵于晨风中轻轻招摇,散发着芬芳;碧绿浓浓茶园,穿着苗衣短裙的妇女正双手灵动,采摘露珠茶;寨子内,美人靠上的苗族姑娘或低头刺绣或望着远方思念,或舒展喉咙清歌一曲:“出门摘菜顺山来,土坎遇上兰花苔,阿哥阿妹起得早,碰着蒿花遍地开。”……
车过卡乌大桥,爬上一个大坡,朝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方向行驶。回望,清水江河谷云烟漫茵上来,纯白色轻纱缠绕,房屋、街道、花草素淡朦胧,姗姗动荡,切切的仙境楼阁……感觉好像到了九天瑶池。人们总是爱向往远方,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越神秘越能调起游览欲望;大众最爱追慕胜地,那无限的蛊惑促使他们越过千山万水,一睹芳容。其实,一样的山,一样的水,相同的蓝天白云,同样的清风明月,只要善于用眼光发现,用心灵感悟,身边就有无限风光,自己便能够与美景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