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道东) 1月9日,走进三穗县瓦寨镇观音阁村,鸭子欢快地在水中游玩,发出嘎嘎的叫声。鸭养殖产业是三穗县的“一县一业”,这是三穗县在散养、圈养、笼养的养殖基础上,发展的池塘养殖。
近年来,我州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稳固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赋能乡村产业振兴。2023年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创建产业强镇项目1个、国家产业集群项目2个。我州持续推进《黔东南州乡村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政策措施,全州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6个、省级6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9个,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州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划定“三区三线”方案,指导各县(市)统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建成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1个,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9个,2023年获得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59万元。
我州的农产品是高质量的农产品,但是价值一直无法实现。通过市场化过程,进一步推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出台《黔东南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方案》《黔东南州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工作要点》等机制,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深入探索价值实现路径,使生态优势有效向经济优势转变。
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保护,持续推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促进民族文化保护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积极发展以非遗手工技艺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引进旅游商品设计人才,充分挖掘特色商品潜力,带动引领全州旅游商品企业发展。
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建链、强链、补链思路,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积极申报榕江新媒体电商产业小镇、中国“村BA”篮球特色小镇纳入省级培育创建清单,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