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潘家平 张平
黄平县旧州镇东门村村民石正祥,子承父志,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5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英雄的缅怀与敬仰。
石正祥的家住在烈士陵园旁,今年已经62岁的他,每天都会来到烈士陵园打扫卫生,看望烈士们。日复一日,守护英灵已经成为石正祥刻在骨子里的行动了。
石正祥所守护的这些烈士牺牲于1950年,当年,镇远地委所属的余庆县城被已经起义的国民党第89军中的部分叛军攻占,余庆县党政干部撤到黄平县旧州区。时任中共镇远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的王富海前往黄平旧州开展对敌斗争的组织动员工作,途中遭遇土匪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安葬于旧州东岳庙旁。1985年,黄平县人民政府把王富海烈士墓扩建为旧州烈士陵园,并将原葬于旧州东门外与王富海同时殉难的15名烈士及1950年在剿匪中英勇牺牲的27位烈士遗骸移葬于此。
“守护烈士陵园,我感到无比的光荣,我一定要好好地守护下去。”多年的守陵工作,让石正祥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陵园里烈士们的故事。有参观者来访时,他就担任义务讲解员,讲述烈士的英勇事迹。“每当有人来到烈士陵园,我就同他们讲,我们一定要继承烈士的遗志,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因为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石正祥动情地说。
石正祥守护烈士陵园35年,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这不仅是他内心对烈士的敬仰,也是在完成父亲的遗志。
原来,石正祥的父亲石国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从县食品公司退休后,主动承担起无偿为烈士守陵的义务。每天清扫陵园卫生,向参观者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直至1988年去世。随后,石正祥子承父志,继续为烈士守陵,这一守就是35年。
多年来,石正祥多次放弃外出务工挣钱的机会,后来妻子患病,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但他没有放弃父亲的遗志,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依然守护在烈士陵园旁。
“石正祥老人已经在这里守陵35年了,他守护的不仅是烈士陵园,还有那些英烈的故事,他讲解历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英雄永远被铭记,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东门村规划员张连忠说。
英雄远去,但他们并不孤单,如今山河壮丽,人民生活幸福如他们所愿。石正祥也将继续守护着英烈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好红色文化。
“我虽然已老了,但还会继续履行职责,把烈士陵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传给后人,希望他们继承先烈的遗志。”石正祥看着陵园,看向远方,眼神无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