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彭刚 向天祥)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至元宵节期间,施秉县都会举行盛大的龙灯展演活动。活动中,来自各个社区、村寨独具特色、风格不同的亮龙草龙、花车故事、丑角高跷、歌舞表演等民俗节目沿街巡游展示,为广大群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现在,离龙年春节龙灯展演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各社区已经开始组织群众制作龙灯,年味也越来越浓。
在城关镇城中社区一群众家中,几位大妈和大叔正在制作亮龙的“龙宝”“龙蛋”和“鱼虾”,大家分工协作,将竹篾用纸捻子进行捆绑固定,再用封灯纸进行裱糊,待干透后用颜料上色就可完成。刘通芝与其他几位大妈一样,制作龙灯已经有10多年,别看她们只是负责制作工序最简单的一部分,但都需要慢工细活才能决定成品的美观性。
“制作龙灯已经做了有一个多月了,一天能做十多个。工序很多,需要细心和耐心去完成。”社区群众刘通芝告诉笔者。
为了让大家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刘通芝和其他龙灯制作者不仅在时间上下足功夫,更是在龙灯样式、制作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
“这些都是我们手工做出来的,我们自己学、自己研究,想着怎么把龙灯做得更好看。”刘通芝说。
龙灯不仅是人民群众祈望吉祥平安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龙的精神,在不断激发着人们积极进取,去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有了这些传承者们在背后默默付出,施秉龙灯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扬,我们才能享受到独特的“龙”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