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能秋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一、深刻领悟,充分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法治建设贯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变革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方位依法之治。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再次发出法治建设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伟大号召,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不断创造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史伟绩。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宣言书、动员令,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更好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既是对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也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既有鲜明的实践合理性,又有巨大的理论创造性。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进世界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主题教育取得成效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使命担当,更加卓有成效地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把开展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热情转化为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在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中悟初心,在整改落实、履职尽责中践使命,差距不找不明、问题不攻不破,扎实对照主题教育要求、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从理论学习、政治素质、担当作为、能力本领、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深刻反思、剖析根源,一条一条列出问题清单,充分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紧密结合本部门、本系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把开展主题教育实际成效转化为做好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具体行动,并用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观点方法为统领,切实做好“两会”等重要时期安全稳定工作
当前正值年末岁首,春节临近,全国、省、州、县“两会”将陆续召开,这给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狠抓落实。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做好当前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发扬斗争精神,确保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加强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主责,部门主管,责任到人,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问题联治、风险联控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各类犯罪打击力度,坚决整治社会治安领域突出问题。要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针对社会治安问题多发易发的领域,提出具体目标措施,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创新打击治理新型犯罪机制手段,依法严厉打击涉枪涉爆、婚姻家庭矛盾、经济纠纷、未成年人犯罪等突出违法案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网络套路贷等打击力度,坚决遏制网络违法犯罪多发势头。
(三)牢牢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危化物品等重点行业隐患大排查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四)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各级各部门要压紧压实从严从紧管理债务主体责任,采取展期、降息、重组、资产盘活等方式化解债务,用发展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增强防风险能力。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机制,坚决杜绝违规举债行为。加快盘活存量项目资产,积极妥善处置存量债务,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排查和打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特别是对当前劳资纠纷、政府债务问题,要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正化解好群众矛盾纠纷。
(五)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提高不稳定隐患化解质效。要加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寨管委”“积分超市”治理机制,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细做实防控风险各项工作。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认真制定工作措施,对村(社区)开展拉网式信访矛盾排查,做到随发生、随掌握、随化解。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和突出问题,要明确包案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明确化解时限,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作者单位:岑巩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