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光红 刘勇) 近年来,麻江县围绕特色产业总体布局,充分用好用活立体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独特的区位等优势,大力推动经果林等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让地方特色农产品品质更优、市场竞争力更强。
在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的水晶香柚种植基地,200亩香柚进入成熟期,一颗颗浑圆饱满的香柚挂满枝头,整个果园飘散着淡淡的清香,果农们正抢抓农时,将成熟的香柚采摘进筐。
“我们1亩定植株树在222株,如果用这3到4年的大苗来进行移栽种植的话,第三年的单株产量能在25公斤左右,按照这个计算,亩产应该在5000公斤左右,亩产值应该在4万元左右。”果农罗道雄乐呵呵地说。
水晶香柚品质好、果肉脆甜,购买过的客户都赞不绝口。“目前有供不应求的趋势,基本上不愁销路,有很多来自由采摘的顾客和上门订购的订单,全部都销售完了。”罗道雄说。
眼下也是橘子成熟上市的时节,同村的水果种植户杨玉国种植的橘子也迎来了丰收。在他的基地里,色泽艳丽、黄中泛红的橘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吸引了不少周边市民前来观光采摘。
“以前我的橘子只卖两个月,通过发展皇帝柑、沃柑等优良柑橘种植,现在我家的橘子可以卖到六个月。”杨玉国说。
柑橘作为宣威镇优势产业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5000亩左右,前几年,因树种老化、品种落后,宣威柑橘销售形势不容乐观。2018年,宣威镇探索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鼓励农户更新水果品种,改进种植技术。
有着二十余年柑橘种植经验的杨玉国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发展皇帝柑、沃柑等优良柑橘种植,破解柑橘产业发展瓶颈。目前,他种植的柑橘面积已有200亩,每亩收入在1万元左右。
“现在微信里每天会接到很多订单,游客采摘的也多,由于品质好,销路自然也就不愁。”杨玉国告诉笔者。
目前,麻江县精品水果种植11万亩,综合产值8.4亿元,带动2.38万名群众增收,水果经济不仅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