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董林丹) 近日,笔者走进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牌坊边寨,老远就听见河边传来一阵阵敲击铁木的声响,只见10多位村民正在修缮连接两岸的吊桥,搬运、钻孔、安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这是方便大家的事儿,人人都想出一份力。”村民吴方胜告诉笔者,该项目是由村民自愿参与、投工投劳实施建设。说话间,他也没停下手中拧螺丝的活儿。
经过村民一段时间的精心修缮,这座老吊桥已日益加固,换上了“新装”。
这是三洲村党支部为群众解决的又一桩“烦心事”。
时间回溯到2004年,为了便利生产生活,该寨村民自发筹资建桥,但由于资金不足,时建时停,迟迟没有完工的桥也成为了当地群众时常挂念的一件揪心事。眼看着牌坊边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村庄距对面公路却隔着一条约73米的河道,给当地交通出行带来不便。当地党委政府知悉后,统筹出资10万余元,用于完善后续设施建设。2007年,该桥终于建成使用。
“当时桥搭起来了,家家户户还打平伙庆祝哩!”从小生活在牌坊边寨的吴方胜是这座吊桥的“常客”,提起这座桥,他如数家珍。
但因桥面为木质,长年的风吹日晒导致桥面破损腐烂,尽管多年来村民会修修补补,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三洲村党支部书记吴德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帮助村民解决这一问题,他多方奔走、积极对接,联系到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黔东南中心支公司,共筹集4万元,帮助村民修缮吊桥。
看着村支两委为村里费心尽力,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技术出技术、有工具出工具、有力气出力气,积极投工投劳,动工修缮,改善出行环境。
“村里筹集到了修缮资金,我们心里感觉暖洋洋的。作为受益者,我们群众更应该要发挥自己的力量,齐心协力把桥修好,方便日后出行。”村民吴德勇说。
吊桥的成功修缮,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村支两委表示,下一步,将始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坚持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烦心事”“揪心事”为重点,做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