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1月22日

百岁苗族老人的“健康圈”

腊八至,寒意浓。

一位戴着鸭舌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在清水江畔的凯里市城郊风情大道慢行步道上。

他就是凯里市鸭塘街道中坝村老党员金玉福,1919年生,今年105岁。

不论春夏秋冬,金玉福都是这慢行步道的“常客”,享受着“15分钟健康圈”的便利。

“我家离这里不到5分钟的路程,除开下大雨下雪,我每天都会来这里散步。”走进慢行步道旁凉亭里小憩的金玉福笑呵呵地说。

望着路边慢跑、练剑、打太极的人们,金玉福打开了话匣子。

金玉福青年时远赴北大荒垦荒,69岁那年携一家老小回到家乡,在凯里城郊置地盖起了小楼。

“20年前,这里还是荒山野岭。”金玉福说。

如今,凯里市把体育活动阵地建到群众身边,已形成覆盖城区、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构建“15分钟体育健身圈”。目前,建成各类体育场地1067个,面积169.2余万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2.35平方米,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老家没医生,生病了就烧香。小时候,我大哥患麻疹高烧不退,满身起红色斑点,成天关在房里,硬扛过来了。”

“如今,村村有卫生室,家家有签约医生,人人参加医保,真正做到了‘小毛病不出村’。”金玉福高兴地告诉笔者,每个季度,“家庭医生”都会上门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还给他们做慢病管理,每个人都有了健康档案。

就在笔者采访的前一天,两名“家庭医生”到家里为金玉福量血压、测血糖……“医生说我心率正常,但血压、血糖比较高。建议慢起慢走,规律吃药,规律作息。”

凯里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主任杨再昌说:“我们打造了‘15分钟体育健身圈、健康圈’,让90%以上的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锻炼,就能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健身设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医疗卫生服务,群众的脚步在15分钟生活圈里变得越来越从容。金玉福笑着说:“我现在也算是在(享受)健康生活了,很称心、也很幸福!”

○ 通讯员 杨仁海

图为“家庭医生”为金玉福看诊

--> 2024-01-22 1 1 黔东南日报 c240101.html 1 百岁苗族老人的“健康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