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1月30日

春运路上的感人故事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春春 吴义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走得再远,平时再忙,过年也要回家看看。“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回家的路也是最美最幸福的路。春节回家路,记录着那些令人感动的思乡情。

临近春节,凯里南站人潮涌动,旅客们肩上扛着大包小包,手里拎着各种行李,等待着开往回家的列车。

周华花是湖南邵阳人,20多年前来到凯里做生意,今年她准备回老家过年,提前十多天就开始做准备回家的年货,要和孩子们过一个热闹年。

提到自己的4个孩子,周华花禁不住眼泛泪花,她告诉记者,自己因为一直在外地做生意,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感觉特别亏欠孩子。

“孩子们早就跟我说想吃我做的菜了,现在孩子们也都大了,也就过年这十多天能聚在一起,所以回家要给他们做些好吃的。”

在周华花的行李箱里,记者看到几双她手工缝制的棉拖鞋,这是周华花过年给到家里串门的亲戚准备的。

56岁的李校辉是安徽阜阳人,春节来临,他专程从安徽赶来贵州,在凯里南站转车到都匀接女儿回家过年。

记者问他:“女儿都30多岁了,您还要亲自来接回家吗?”

李校辉说:“女儿再大,在我心目中也是小孩子,不放心她,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回家过年。”

提起父母,女儿李娟满脸幸福:“感到特别温馨,父母每年都要亲自前来接我们回家过年。”

李娟告诉记者,她和弟弟都在都匀做生意,临近春节,爸爸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来接他们回老家过年了。她和孩子先跟爸爸回老家,而弟弟一家则晚一点和妈妈一起回去。

赵瑞是山东曲阜人,生在北方,却在南方生活了8年。2016年,因为工作需要,赵瑞和爱人在凯里定居,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今年春节,赵瑞带着孩子早早就坐上了回家的快车。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两个女儿兴奋得睡不着觉。

“我有一年半没回家了,太想念家乡和父母了,世界上最幸福的路就是回家的路,我和两个孩子都特别的开心和期待。”

这次回老家,赵瑞特意买了牛肉、酸汤、腊肉、腌鱼等黔东南特产带给父母品尝。

赵瑞告诉记者,爱人因工作原因要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能回老家,但是孩子们已经非常想念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了,于是,赵瑞便带已放寒假的孩子们先回老家,以解老人和孩子的思念之情。

“家乡”是一个勾起无数记忆的词语,时间冲不淡,记忆抹不掉。

一张张车票,一只只行李箱,承载着每个回家人的思念,只为那条通往幸福的回家路。

--> 2024-01-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40914.html 1 春运路上的感人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