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琳 孟美玲 张金根) 近年来,黄平县谷陇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妇女”的模式,不断推动苗绣文化传承和苗绣产业化发展,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苗绣是苗族妇女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引针穿刺的方法将各种色线织在布料面上,构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图案,构图对仗工整,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谷陇镇在立足做好传统工艺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充分挖掘悠久的苗绣历史、利用丰富的绣娘资源,以传统文化加速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文化强镇之路。
“我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妇女’的发展模式,实现年产值500万余元,解决200余人就业。”谷陇镇党委书记时宏秀介绍。
黄平县谷陇镇苗岭社区的苗族刺绣厂、阿妹琪苗族刺绣厂等就是这条文化强镇之路上的领军力量。为了让苗绣的生产销售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工厂引进了绣花机、穿裙机、打褶机等,将先进生产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苗绣结合起来,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保留了苗绣的传统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目前我们销售额每月在线上有10多万元,线下有20万元。刺绣厂将继续扩大规模,采购绣花机,把线上直播做起来,计划再带动60个人就业。”苗岭社区苗族刺绣厂负责人吴兰春表示。
在谷陇镇,苗族妇女几乎人人都会苗绣,人人都是苗绣的能工巧匠。苗绣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让这些绣娘们靠手艺就能领到工资。
有些绣娘由于要照顾家庭,无法来到工厂进行集中作业,吴兰春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她们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让她们可以安心地照顾家庭。
今年,吴兰春抓住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产品成功上线几大电商平台,生意越来越红火。借助线上平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关注到苗绣,被精美的苗绣深深吸引,通过指尖轻松一点将喜爱的苗绣产品带回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苗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除此之外,吴兰春还带动了周围亲朋好友参加,一起将苗绣文化发扬光大。
吴明军是刺绣厂线上销售负责人,从去年4月底5月初就开始做网店,还同时经营拼多多、抖音和淘宝几个平台,现在越做越大,每个月大概要有1000单左右,销售量超过10万元。
在苗族绣娘手中,一根根细如发丝的五彩丝线被织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也织就了苗族同胞五彩斑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