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金娅 张金根) 近年来,黄平县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现在,全村肉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受益群众也越来越多,肉牛养殖产业已成为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近日,笔者来到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张梅的肉牛养殖场,看见圈内的30余头膘肥体健的肉牛正在吃“早饭”。
张梅既是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带头人。从当时喂养的10头肉牛到现在有35头,张梅的“牛劲”越来越大,她希望牛不仅只给自己带来致富甜头,也希望村民们能一起养牛,过上“牛”日子。2021年3月份,张梅担任水淹塘村党支部书记后,结合水淹塘村的实际情况,带领全村32户农户进行家庭农场肉牛养殖,这32户中,有养5头的、10头的、20头的,他们都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周正付是其中被带动起来养牛大户,自己学了技术后,也在不断扩大规模。“我们村现在养牛户很多,我自己现在就有73头牛,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我想继续扩大规模养殖肥牛。”
如今,村里的肉牛养殖初见成效。谈起肉牛养殖带来的收益,张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总共每年我们村的肉牛存栏量可达1000头,全村的总产值1000头就可以达到2000万元,纯利润按照一头5000元算,就是500万元的纯利润,大大提升了农户的养殖信心,也给他们致富的长远规划带动了一条好的路子。”张梅说。
水淹塘村为了更好地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还想办法建了一个村集体养殖小区,该小区现在有5个家庭农场,可容纳400头牛,养牛产业将会越做越大,让村集体收入越丰厚,能够实现更多的惠民政策。
据了解,除了水淹塘村以外,还有一碗水村、石坡村和杨龙坪村等村也踏上了养殖肉牛的致富路。目前,一碗水乡现已建成家庭农场肉牛示范园区1个,占地面积约100亩;生态养殖示范园区1个,占地面积80余亩,建成标准养殖棚5个共5000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有海福特、西蒙塔尔、安格斯以及本地黄牛。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推进,一碗水乡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不断探索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农民肉牛养殖鼓“牛劲”,让农民致富增收有盼头。
图为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养牛场里健硕的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