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雷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省委‘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指示要求和州委‘345’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并向好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雷山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州人大代表、雷山县委书记杨锦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雷山县以文化旅游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县域经济特征,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围绕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做大做强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张王牌”,全力推进旅游大提质、农业大发展、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
“围绕景区‘前店’带强全域旅游引流‘后厂’,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两个宝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狠抓旅游提质‘四大行动’、深化‘六心’行动,充分用好举办苗年、鼓藏节等传统节日强大流量资源优势,切实以节庆经济带动旅游经济,努力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杨锦春说。
2023年雷山全县接待游客1083.67万人次,同比增长47.8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8.62亿元,同比增长64.18%。
“围绕景区‘前店’做强农业种养产业‘后厂’,奋力推进农业大发展。在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足‘土特产’文章,通过‘以销定产’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天麻等‘六个一’生态特色产业,充分用好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县(区)试点机遇,让雷山茶产业优势更优、强势更强。2023年雷山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66亿元,增速4.46%;全县茶产品产量6581.38吨,同比增长4.52%。”杨锦春告诉记者。
杨锦春表示,雷山围绕景区“前店”建强园区加工生产“后厂”,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以西江景区“前店”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茶业、米酒产业、银饰刺绣及手工艺品等生态特色加工业发展,着力构建旅游业带动加工业发展的格局。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6349.22万元,同比增长5.26%。
雷山围绕景区“前店”标准精心规划设计城镇“后厂”,奋力推进城镇大提升。突出“山地特色、民族特色、生态特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紧紧围绕西江景区建设标准,统筹推进城镇建设、城镇发展和民生改善。
“下一步,雷山县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州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特别是徐麟书记到雷山调研时提出的“优势更优、强势更强”的工作指示,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张王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奋力谱写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和美雷山新未来。”杨锦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