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促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月4日,记者从州科技局获悉,2023年以来,我州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全面促进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主体培育,不断壮大民营科技型企业队伍。持续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建立健全州级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全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2023年累计走访企业857家次,全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通过备案入库达143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91家。
推动政策落实,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科技型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大力推动各项科技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奖补应补尽补,资金精准惠及企业,进一步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共获省级奖补资金 1850万元,兑现州级奖补资金276.06万元;组织对8 家企业23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进行技术鉴定,涉及研发费用4000余万元。
强化人才支撑,助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加速创新人才集聚,不断打造企业人才聚焦“强磁场”,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共征集西南大学等 265 名博士及高级职称人才入库州级科技人才“蓄水库”,选派 20 名“科技特岗”人才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为企业出谋划策和科技创新使用。
推动科技金融,推动惠企纾困落地见效。认真落实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切实解决民营科技型企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以科技金融助力科技型企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截至目前,推动建行、邮储银行、贵州银行等银行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6.14亿元。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全省首家赋权项目,获全省首例“成果转化贷”700万元,省科技厅经费补助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