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娅琳) 2月3日,记者从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我州采取“州级+县级”联动、“定点+实地”监测、“研判+公布”同步等举措扎实抓好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为稳定物价提供决策参考,守牢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2023年,我州CPI指数稳控在3%调控目标,有效惠及民生福祉。
“州级+县级”联动,增强组织保障。坚持把价格监测作为党委政府了解掌握市场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州县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系统合力,推动价格监测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定点+实地”监测,提高数据质量。长期坚持定点定时采集监测数据,经常性深入市场巡查、调研,加强对县(市)商超、农贸市场等60余个价格监测点的管理指导,规范价格数据采集程序,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开展数据监测校核工作。2023年来,累计深入市场查看情况1000余人次,州级开展市场巡查检查15次,牵头开展生猪、蔬菜、中心城市农贸市场保供稳价调研10余次。
“研判+公布”同步,引导市场预期。紧盯全州群众关切的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和生产生活需要的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州级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商务、市监等部门认真做好监测数据加工转化,深入分析价格波动原因,研判价格运行趋势,为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积极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按周发布价格信息,提高价格知晓率,科学引导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