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连姜 洪再彬) 近年来,为加大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全州医保系统在关口前移、压实责任、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协同监管成效明显,为医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口前移。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信息披露工作,向社会公布定点医药机构基本信息、医疗费用支出、医保基金收入及医保服务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大数据监管,充分利用“智能审核+大数据筛查+研判分析+非现场检查+现场核查”机制,对全州各级两定机构开展全量大数据筛查,实现“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监管。
多措并举。制定医保基金监管综合评价标准,确定11个大项、19个小项评价内容,明确任务清单,把主体责任考核到人。发挥好综合评价“指挥棒”作用,严格跟踪问责问效。持续开展季度专项检查,用好“四个一、一盘棋”思想,将原来每年开展一次交叉检查和飞行检查的方式,转变为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按照“一支检查队伍、一个检查标准、一个检查尺度、统一检查结果”原则,严守医保基金安全红线。
提升效能。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在国家规定“骨科、心血管、血液透析和检查检验”的基础上,增加“ICU、中医、眼科、精神病”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省级飞行检查,推进日常监督检查,统筹协议管理和行政执法,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
去年,全州检查定点医药机构4945家,处理定点医药机构1361家。其中,暂停医保协议23家,移交公安机关4起,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