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何小雨 唐鹏 万再祥) 春潮涌动万象新,战鼓激越号角鸣。近日,在客楼镇白家坝村水蜜桃种植基地,种植户组织20余名工人正在种植桃树,大家一起运送树苗、修剪枝丫、清理杂草、松土移栽,每个人分工明确,动作有条不紊,现场一派人勤春早、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种了15年的桃子,基本每年都采收有10来万公斤,2.6元至3.2元一公斤,都是销往我们周边这些省会城市。”客楼镇白家坝村水蜜桃种植户徐光华笑着说,现在工人正在栽苗,今年有这个村级合作社,所以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客楼镇白家坝村依托自然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以自有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把家家户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走规模经营之路,通过产业带动,促进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水蜜桃从幼苗到挂果需要三年时间,为弥补产业空白期,在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在种植基地里开展了太子参、辣椒套种,以蜜桃产业稳收入、经济作物促增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种植潜力,努力实现“一亩地、两收益”。
“这两天我们种植了80亩水蜜桃,预计在今年的四月份还会种植100亩辣椒。通过这两项产业,可以壮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接下来我们也会再举办桃花节,促进农旅融合。”客楼镇白家坝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永祥介绍。
近年来,岑巩县客楼镇白家坝村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路径,依托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据悉,今年,白家坝村计划新增种植水蜜桃80亩,套种太子参12亩,辣椒100亩,全村将持续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蜜桃知名度为抓手,进一步延伸桃产业链,推动桃产业发展,调动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各方力量,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