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蒋佰祝 鲍贞) 时下,各地的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而在榕江县平江镇平江村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15万棒黑木耳已经迎来采摘高峰期,放眼望去,一桩桩黑木耳菌棒交织而立、整齐排列,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基地里,30多名工人们抢抓时间,忙着采收、晾晒木耳,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基地种植黑木耳16亩(1亩=0.0667公顷),2023年10月份开始下地种植,2024年1月份开始采摘第1批木耳,采摘的季节大概3到5个月,到6月份就采摘结束,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广东,还有我们县城各大超市。”种植大户潘建兵介绍道。
潘建兵表示,接下来,他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在全县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地方推广种植,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黑木耳名牌,希望小小黑木耳可以实打实地为群众开拓出致富道路。
据悉,2023年,潘建兵在平江村流转土地16亩,采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打造黑木耳种植,2024年,预计黑木耳干货总产量在75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每公斤60元,预计总产值达50万元。基地每年可带动附近群众用工600余人次,工资每人每天110元,为农户带来6.6万元的务工收益,帮助群众更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蹚出了新路子。
近年来,榕江县立足生态优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要抓手,构建“主体+农户”利益联结共同体,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生产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方式,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见效快、可复制的短、平、快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而持续的内生动力,帮助农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