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路路 吴鹏程) 早春时节,天柱县蓝田镇种植的羊肚菌迎来新春首批采收,村民们忙着采摘、打包、外运,销往福建、广州、浙江等国内一线城市及瑞士、法国、新西兰等国外市场,预计实现产值6000万元。
走进蓝田镇东风村楞寨大坝羊肚菌示范种植基地大棚,只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如同一把把褐色的小伞,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拿着工具穿梭于菌垄间,动作娴熟地采摘着鲜嫩肥厚的羊肚菌,“抢鲜”供应市场。
“自从村里建起羊肚菌种植基地,我就来这里务工,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正在忙着采摘羊肚菌的村民唐国英说道。
“我到这里务工4年了,主要负责播种、采摘、烘干工作。这里离家近,可以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蛮好的。”村民刘泽英笑着说。
据了解,该基地共种植羊肚菌360余亩,种植“六妹”“七妹”等羊肚菌品种,由于采取遮光、控温等措施得力,今年2月初就开始采收,比以往提早了一个月成熟上市。按照目前的出菇情况每亩产量可达150多公斤,除了国内市场外,该基地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远销国外。
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佘邵陵介绍,“今年天柱县总共种植羊肚菌4000多亩。产值的话可能要超过8000万亩。内销全国各大特产店,外销主要出口瑞士、新西兰、法国和美国等地。”
近年来,天柱县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羊肚菌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来抓,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宣传引导,推动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为了服务企业,我们专门成立了外贸工作专班,做强全县外贸单品,帮助企业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天柱县工信和商务局副局长杨武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