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辉 吴丽丹 黄友丹) 黎平县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于2023年创建县域首个零工市场,有效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渠道少、匹配就业难等难题,促进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家门口就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目前,黎平县零工市场已与300余家企业达成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直接帮助6000余人顺利实现就业。
统筹资源,创新形式建市场。一是将零工市场建设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关键举措,成立零工市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人社、财政、税务、农业、林业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力量,合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二是将零工市场建在人流量大、零工聚集、交通便利的主城区黄金地段,让群众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进入市场。
强化管理,优化模式提服务。一是坚持政府主管、市场运作、确保公益的管理原则,公开招标选择经营规范、信誉好、招聘渠道广、综合实力强的人力资源机构具体负责零工市场运营,配备市场化专职人员,开展岗位收集、岗位开发、岗位发布、求职登记,免费为群众提供全链条求职服务。二是制定并公布《黎平县零工市场管理制度》《黎平县零工工作流程》等制度,公开零工市场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增强零工市场的日常管理、求职服务、招聘服务,保障零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强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三是打造“线上+线下”复合招聘服务模式,线下以零工市场为延伸,增设76个“零工驿站”,线上开通“黎即聘”微信小程序,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机制,探索“零工+直播带岗”模式,提供“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三位一体的直播招聘就业服务,帮助群众求职更加简单化、便捷化。
精准荐岗,高效运营促就业。一是紧盯就近就业需求,零工市场广泛收集县域内小微企业、农林产业基地、建筑工地、家政餐饮等行业用工信息,开展“即时快招”,为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快速发布信息、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当日面试到岗、业后首付报酬等服务,确保用工方放心、务工方安心。二是紧盯农民群众季节性务工需求,零工市场及时梳理收集周边建筑工地、农业基地、工程项目等季节性用工信息,积极组织发动零散人员组团实现就近灵活就业增收,打通季节性务工绿色通道,实现“农闲人不闲”。三是紧盯劳务输出需求,抢抓“桥头堡”建设和东西部劳务协作机遇,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劳务输出集中地用工岗位,精准宣传发动,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的年轻零工人员订单式输送、实现就业。目前,开展组团式服务10次,帮助452人就业增收;通过零工市场、劳务协作站(点)等带动农村劳动力输出到县外就业15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