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10日

锦屏县救民村:

“女子护寨队” 消防显神威

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抬、抱、扛,跑起来!”“快!再快……”3月5日下午,记者到锦屏县彦洞乡救民村采访,正好遇到村里的“女子护寨队”的队员们在进行消防应急演练,只见她们迅速地将消防设施搬到消防水池边,有的负责接水管,有的发动消防水泵,有的负责打开水池盖将进水带放入池中,其中两位大姐手持消防水枪冲向火场喷水灭火……

“说实话,我来到村里这一年多,看着村里的姨妈、姐妹们在把家里照顾好的同时,义务用心用情服务乡亲、守护着村寨的消防安全,她们这种爱家乡护家乡的情怀让我非常感动……”州林业局派驻救民村的驻村干部熊赳赳说,救民村“女子护寨队”的队员们,除了日常生产劳作外,还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排查村寨及林区的消防安全隐患,定期参加消防技能培训演练,守护村寨安全。

救民村距离锦屏县城40多公里,全村8个自然寨292户侗族村民、1.5万余亩林地、250余栋木质房屋。由于村寨依山而建,村民聚寨而居,各个自然寨比较分散,如今留在村里的大多为老人、孩子和中老年妇女,消防安全成为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

“村里的青壮年人不在家,我们得抱团取暖,守好家、守好寨子,让他们在外头安心工作挣钱养家。”救民村西月自然寨的组长张银元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好村民、保护好村里的森林资源,这支由30多人组成的“女子护寨队”应运而生,她们平均年龄超过50岁。

“我在队里年龄排列老三,杨代先还比我还大两岁。我们经常去村里的产业基地干活,有力气也跑得动,所以就参加了‘护寨队’。”今年61岁的“女子护寨队”队员张银元说,队员们白天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务工挣钱,晚上就通过上门入户、电话、鸣锣喊寨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敲响消防安全警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锦屏县实施2023年消防设施补短板项目(“水改”工程),在53个村寨及移民安置点修建消防水池,并协调佛山市援助一批消防器材。而救民村为了第一时间有效处置火情,将基本的消防设施前置到寨子,确保每个自然寨都有消防水泵、灭火器、枪头水带、灭火把、油锯等器材和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有了设备,如何用如何保养维护?如何在火灾来临时及时处置?锦屏县彦洞乡党委书记李必桦告诉记者,侗寨里的木质结构房屋众多,防火安全一直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村里多数男性常年在外打工,妇女成了留守村里的主要力量。为了做好农村消防工作,该乡每月定期派出专职消防员到村里组织消防演练,指导队员使用、保养、维护消防器材。

--> 2024-03-10 锦屏县救民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45185.html 1 “女子护寨队” 消防显神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