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乾) 近年来,为持续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镇远县大力开发乡村公益岗位,兜底安置无法离家、无业可就、无力致富的农村大龄人员就近就业,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水平有保障。目前,镇远县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774人,每人每年增收7000元至1万元。
摸清底数,科学设岗。结合县域各村实际情况,深入乡村社区摸底,了解乡村社区综合管理服务设岗需求和困难人员上岗需求,按照“统筹任务安排、统筹资金使用、统筹管理考核”的原则,合理开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水利设施管护员、公路管护员等20多种公益性岗位,并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工作时长,防止岗位开发盲目化、随意化。
制定制度,按规管理。为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制定印发《镇远县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对岗位开发、人员安置、补贴标准、退出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同时,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公告、报名、评议、公示、复审、备案、培训、管理“九步工作法”,层层把关审核,确保安置人员符合规定要求。在组织实施方面,村居严把组织报名、民主评议、结果公示关;乡镇严把岗位开发、公告发布、资格复审关;县级严把部门备案、岗前培训、组织上岗关。
加强监测,按需服务。加强对因期满、辞职等原因退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动态监测,对离岗后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积极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等力量,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岗位,并结合离岗人员自主创业、外出就业等意愿,积极宣传创业补贴、有组织输出就业等补助政策,全力促进离岗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同时,聚焦离岗人员培训意愿及市场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离岗人员技能水平,让离岗人员端稳端牢“就业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