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18日

镇远:

“三招”全力激活非遗保护“新引擎”

本报讯 (通讯员 钟远俊) 近年来,镇远县依托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激活阵地、品牌、人才三大“引擎”,不断提升非遗保护“软实力”,助推非遗保护“硬发展”。

实施强基工程,激活阵地“引擎”。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侗族刺绣技艺传习基地、镇远龙舟制作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展厅等一批非遗传播阵地。目前,全县共挂牌建设非遗传习所、传承基地16处。搭建文化传承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展示和传承活动,提升影响力。依托非遗传承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组织非遗人才开展文化活动、文艺赛事,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40余场次。构建多元化育才新模式,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开展各类非遗培训班4期,培训120余人,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有序推进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精心开发拓展新课程,镇远县各中小学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服务,开设唢呐、踩鼓舞、竹竿舞、苗族剪纸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更能让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实施赋能工程,激活品牌“引擎”。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已有的品牌效应,运用“报京三月三讨葱节”“赛龙舟文化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静态展示、活态展演活动,深入挖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打造“非遗”旅游经济,不断扩大镇远县国家级非遗品牌效应,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大力挖掘非遗市场潜能和开发价值,做强非遗企业产业规模,鼓励和引导非遗传承人创办工作室和生产车间,制作刺绣、龙舟雕刻等非遗文创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高非遗项目经济价值。2023年,成功举办“我在镇远过年”春节系列活动、第三十九届赛龙舟文化节和2023年“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100万人次,吸引旅客超过70万余人次。镇远赛龙舟文化节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实施“育苗”工程,激活人才“引擎”。根据非遗项目类型不同,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挖掘整理民俗、游艺、民间音乐等10余类非遗项目,摸清全县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才底数,建立非遗传承人才信息库,实行定期维护、动态管理。同时,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激发非遗行业从业者和传承人活力。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项,即赛龙舟、报京“三月三”;省级名录14项,即花灯戏、侗族刺绣、镇远土家族傩戏、镇远素席等;州级名录20 项;县级名录共六批123项。全县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4人。

--> 2024-03-18 镇远: 1 1 黔东南日报 c245900.html 1 “三招”全力激活非遗保护“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