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22日

岑巩县:

守好一河碧水 护住渔业资源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通讯员 周燕

在岑巩县龙田镇兴龙村,每天早上6点,73岁的禁渔监督员侯心祥就带着老伴从家里出发,沿着家门口的龙江河沿岸散步,既是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巡河护渔。这样的习惯,夫妇俩已经坚持了四年。

“哪片水域鱼群集中,哪里容易发生偷捕偷钓行为,哪个时间容易作案,我们本地人熟悉情况,经验丰富,护起鱼来更高效。”侯心祥说,春天来了,随着天气的日渐暖和,河中的鱼群和钓鱼人又都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夫妻俩以散步的方式,对发生在“保护区”内的违规垂钓、非法捕捞等行为进行劝诫阻止,齐心守护好一方碧水长清。

曾经,由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渔业资源疏于管理保护,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捕捞行为常有发生,导致龙江河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河中鱼类日渐减少。记者了解到,侯心祥自小在龙江河边长大,不仅对龙江河“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了如指掌,也见证了河中渔业资源由丰厚到日益衰退的明显转折。

据了解,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岑巩县的龙江河系长江中上游,其龙田境段是光倒刺鲃(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河段长41.5公里,面积为225.3公顷。保护区域核心区为龙田镇老鹰岩水库坝上至龙田镇的血堂坪,实验区为龙田镇万记号至平庄镇石门坎水库坝下。保护区实行永久性禁捕,禁止一切捕捞行为。

禁渔工作启动以来,侯心祥便主动参与到了禁渔监督员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向村民们宣传禁渔规定,引导大家参与到保护水资源、守护渔业资源中来。在侯心祥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一起加入到了守护好岑巩的母亲河的行动中。

“龙江河龙田境段的光倒刺鲃(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管理点多、线长面广,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龙田镇镇长周良东介绍道,为最大限度保护好重点水域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龙田镇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在落实落细河长制工作各项任务、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的同时,整合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行政执法、派出所、司法等力量,组建义务禁渔护渔队,通过定期开展禁渔禁捕专项行动、常态化巡河护渔、河道清理治理、张贴禁捕公告、广泛宣传禁捕政策和法律知识等,全力打赢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同时,该镇借助科技手段加强“技防”,实现重点水域“人防、技防、群防、专管”的全要素管控,进一步织密织牢重点水域“禁捕网”。

据悉,自开展禁渔工作以来,龙田镇共收到辖区群众涉渔举报线索100余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50人次、执法船艇10艘次,共没收捕捞工具600余套,共查办非法捕捞等涉渔行政案件460起,刑事立案判处1起,共组织开展河流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220次。

目前,龙江河光倒刺鲃(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水域管理秩序平稳有序,非法捕捞行为大大减少,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鱼类种类和资源量逐步提升,保护区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河畅景美”的景象。

--> 2024-03-22 岑巩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46528.html 1 守好一河碧水 护住渔业资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