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22日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党建引领谱新篇

(上接第一版)

突出选贤任能,锻造骨干队伍

为政之道,惟在得人。

奋力推进锦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堪当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州组织系统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抓实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

——紧扣“事业为上”配强班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聚焦“四新”“四化”“桥头堡”等中心任务,加大专业化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选优配强“一把手”和重点岗位领导干部。2023年,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县处级干部127人,平级交流轮岗89人,晋升职级79人。组建调研组对各县(市)、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州直各部门班子运行及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积极做好州、县两级法检两院党外副职配备工作,实现州、县两级法检两院党外副职配备全覆盖。

——围绕“后继有人”育强干部。组织开展全州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动态掌握一批不同年龄段的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六个一批”计划,健全“四项机制”,推动干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交流任职,46名州直部门、县(市)优秀年轻科级干部上下交流任职,并纳入台账跟踪培养管理。2023年,推荐3名副县级干部参加中央“三部委”挂职锻炼,选派46名干部到东部沿海地区挂职、选派69名年轻干部上下交流挂职,有计划地安排新录用选调生到村任职。

——聚焦“担当作为”激励赋能。把政治监督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扎实开展“近亲繁殖”梳理排查,深化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开展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认真执行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加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大力推行“三化双考”工作机制,深化州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全力防止和纠正政绩观偏差。积极选树先进典型,5名公务员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3家单位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台江县台盘村第一书记张德同志荣获全国“最美公务员”。

突出育才聚才,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坚持以慧眼识才、以诚意爱才、以胆识用才、以雅量容才、以良方聚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紧扣需求靶向引才。出台《黔东南州柔性引进人才办法(试行)》,积极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全州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性人才627名,经省认定“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拔尖人才1名、优秀人才7名、创业人才27人。出台《黔东南州重点人才“蓄水池”管理办法(试行)》,破解企业特殊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向省申报省级重点人才“蓄水池”需求18个。持续实施“银龄计划”,引进留用71名“银龄人才”。以“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发布项目12个,实现揭榜人才落地4人,数量质量均实现提升。

——紧跟形势全力育才。持续创优人才成长环境生态圈,构建州管专家、“三名工程”“双百计划”为主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通过“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访问学者计划等方式,不断加大人才推荐选拔、各类人才培养培育。通过“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全科医生培养”等项目,强化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深化“四唯”问题治理,抓好向用人主体授权,推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实施“技能黔东南”行动,推动开展技能培训3.39万人次。

——紧贴服务用心留才。始终把“人才满不满意”作为首要标准,出台《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办法(试行)》《黔东南州人才津贴发放实施细则》,举办首届黔东南突出贡献人才奖评选活动,精心组织“人才日”系列活动,组织州管专家到“黎从榕”考察、优秀专家到遵义疗养等12项活动。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之家”平台服务功能,用好人才服务热线,协调解决39名高层次人才47名子女入学入托,兑现41名高层次人才住房安家费342.5万元、人才补贴98.4万元、州级“三名工程”名人才补贴74万元,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州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实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2024-03-22 1 1 黔东南日报 c246543.html 1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党建引领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