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聂自强 李春梅)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物质基础。近日,在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村民们有的拉板车,有的码放砖块,进进出出,吆喝声、欢笑声混成一片,一派热闹的景象。
在该村食堂修建项目施工现场,一袋袋水泥、一块块红砖被码放得整整齐齐,村民们正有序地准备施工前的各项工作,大家铆足干劲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
“为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结合村里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原村小学校舍改建食堂,通过村民捐款、对口帮扶单位支持等方式,筹得项目资金3万余元和水泥、砂石等物资。”项目代表潘家海介绍,食堂修好后,村级基础设施将更完善,村民生活质量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乡村要振兴,设施必先行。俾嗟村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着力点。结合本村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发力点,对重点工程项目、民生实事征集谋划,初选了多个意见相对集中、覆盖面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实事,包括村级食堂修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山区产业路谋划等。
在项目建设上,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统筹做好组织谋划,深化问题解决闭环机制,积极寻求对口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推动建设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