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28日

从江县党建引领“菜篮子”拎得稳

本报讯 (通讯员 潘开明) 近年来,从江县抢抓“桥头堡”政策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推行“党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打造“标准化建设、高质量产出、规模化引领”的“菜篮子”基地,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聚焦资源禀赋,提升产品生产能力。立足生态优势,做强中药材产业、做优百香果产业、做特香禾糯产业、做特香猪等主导产业,同时保护传统稻-鱼-鸭生产方式,用好用足生态农业和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亮丽名片,以“农业文化遗产+”产品,进行生态米、生态蔬菜、生态鱼等产品的认证,利用电商和信息化平台,提高农民参与度,开发系统多功能性,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打造特色优势基地,提升“菜篮子”基地保供能力。202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2万亩,产值11.83亿元,百香果标准化种植2.5万亩,产值3.92亿元,香猪出栏8.08万头,产值2.19亿元。

聚焦源头监管,保障“菜篮子”质量安全。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团体标准规定,采取定期统计、情况调查、实地考察、随机抽查等方式实行跟踪管理,及时对“菜篮子”基地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建立“菜篮子”基地检测档案,具体内容是基地名称、面积、位置、品种、产量、供应数量、质量抽检等基本情况。坚持把质量追溯作为“菜篮子”基地的“通行证”,让粤港澳大湾区吃上“放心菜”“放心肉”,让“菜篮子”拎得安心拎得舒心。2023年全县新增1个生产基地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共有5家经营主体7个生产基地农特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产量2200吨,销售额1804.59万元,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聚焦基地认证,夯实“菜篮子”品牌基础。按照“一个标准供大湾区”原则,加强与大湾区建立“菜篮子”城际合作机制、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机制,鼓励保供基地经营主体注册商标,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产品分级分类包装、规范统一使用产品包装物,夯实“菜篮子”品牌发展基础。对部分保供基地存在经营持续性问题,在保证面积不减少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调整,推动改扩建。2023年全县有5家企业申报,2家企业续证,新增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 2024-03-28 1 1 黔东南日报 c247319.html 1 从江县党建引领“菜篮子”拎得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