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3月31日

让幸福驻在群众心坎上

—— 丹寨县金泉社区打造“五金五泉”品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上接第一版)

打造公共服务“金品牌”,汇聚搬迁社区“幸福泉”。基础设施完善“安民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探索开展“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推行物业费收缴,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安装汽车充电桩、电动车充电插座,新增停车位800个,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等问题。社区综合服务“便民利”。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大厅,为搬迁群众办理民政、养老保险、水电代理等10多项服务大项;推出“延时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已提供“延时服务”160余人次。

打造民族文化“金钥匙”,汇聚搬迁社区“新风泉”。解锁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潜力,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推进群众就业统筹起来,建设民族特色帮扶车间。积极支持搬迁群众组建芦笙、山歌、宣传文艺队等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发展刺绣、剪纸、蜡染、芦笙等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协会会员170余人。

打造社会治理“金钟罩”,汇聚搬迁社区“平安泉”。社区管理网格化、科学化。积极推进“多网合一”工作,结合社区区位和人口将3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划为45个网格,网格员施行周调度、月考核、竞争上岗、星级评定、绩效报酬制度,进一步高效高质推进网格化管理。

“社区聚焦新市民角色转换,充分利用端午节等重要节日,开展芦笙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12场次,参与群众约两万余人。”金泉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主任余正艳介绍道。

提升搬迁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金泉社区紧扣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工作目标,发挥党建引领持续强化,打造基层党建“金种子”,汇聚搬迁社区“红色泉”。

“我们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结合社区实际积极落实“一肩挑”,切实增强“两委”干部队伍战斗力。同时,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创新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立若干个网格党小组,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余正艳告诉记者。

--> 2024-03-31 —— 丹寨县金泉社区打造“五金五泉”品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1 1 黔东南日报 c247622.html 1 让幸福驻在群众心坎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