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林玉琴) 古树如文物,它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映射着乡村的文化与时代的发展。近年来,黄平县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撑好古树名木“保护伞”。
小牌子带动大保护。为加快建立全县古树名木统一信息档案,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高质量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黄平县积极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开展2023年古树名木大树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及《省财政厅省林业局下达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资源管理)的通知》,全面落实挂牌保护,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并实行“一树一档案、一树一挂牌、一树一保护”机制。一块块小小的牌子上清晰记录着古树的编号、品种及所在经纬度等信息,既便于村民了解古树名木信息,也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有效防止盗伐、滥伐古树名木的情况发生。
小网格推动大构建。依托“林长制”的构建,积极推进“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开展巡查工作,为古树名木保驾护航。组织护林员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常态化巡查监测,对受到破坏、长势衰弱、枝叶稀少的古树名木采取科学复壮救护措施,确保“管护到边、监督到位、巡护不留死角”,让古树名木能够健康生长。
小宣传发挥大作用。广泛发动宣传,激发社会活力,通过微信群转发、LED屏幕播放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提高保护效率。针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黄平县通过联合乡镇林业站及护林员开展“传递行动”,充分利用赶集天群众聚集的时间节点进行宣传,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据了解,黄平县现有挂牌古树2827株。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加强对挂牌古树名木的监管和维护,确保辖区内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管护,用心用情用力撑好古树名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