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4月03日

县纪委监委:

“小切口”守护“大民生”

本报讯 (通讯员 曹勇) “岑巩县天马镇落坑村原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黄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搞权钱交易致使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受到严肃查处……”

日前,岑巩县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为契机,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整治”。深化“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采取提级监督、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等有效方式,推动“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上下联动贯通的工作格局。严肃查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深挖背后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惠民资金真正用到群众的刀刃上。

为找准找实监督切入点,确保专项整治有的放矢、有序推进,该县纪委监委把“调研式”监督作为开展专项整治的先导性工作,县纪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按照“室组地”片区协作工作模式,由领导带队深入镇村实地走访,将监督检查延伸到基层一线。

精选“小切口”,做实“大监督”。紧盯“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督促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以及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等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细化监督清单,精准施策、靶向施治。县级选取农村“厕所革命”、集体公益林补贴资金、基层自然资源领域等作为专项整治“小切口”。

“从查处的黄某某这起案件中,我们发现资金使用监管存在廉洁风险。”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办的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发现对部分村缺乏有效监管,以致个别村干部将村集体资金、资源变为手中的“自留地”,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岑巩县纪委监委以“小切口”监督检查发现问题24个,问题线索16件,立案15件15人,党纪政务处分13人,追回错发资金4.66万元,追回违纪违法所得资金6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惩治‘蝇贪蚁腐’,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为高效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2024-04-03 县纪委监委: 1 1 黔东南日报 c247979.html 1 “小切口”守护“大民生” /enpproperty-->